中國科傳股價收獲五連板
近來,以“中”字頭為代表的國企板塊成為市場最大熱點之一,而龍頭股中國科傳(601858)股價更是收出五連板。周一,中國科傳早盤以漲停價開盤,全天“一字”漲停,截至收盤,該股報收12.78元/股,成交額3153萬元,換手0.31%。最近五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過六成。
資料顯示,中國科傳主營業務包括圖書出版業務、期刊業務、出版物進出口業務和知識服務業務等。公司出版的《中國植物志》的編研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物理改變世界》《好玩的數學》《“天”生與“人”生——生殖與克隆》《生命奧秘叢書》等12項圖書及成果先后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從中國科傳股權結構來看,截至三季度末,第一大股東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總股本的73.66%;人民郵電出版社有限公司、電子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緊隨其后,持股分別為2940.68萬股、2940.68萬股、588.14萬股。第一大股東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是公司第四大股東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則是中國科學院的全資子公司。
從參與中國科傳交易的席位來看,11月以來,上榜次數前五位的分別為機構專用、國信證券深圳羅湖寶安北路、東莞證券四川分公司、光大證券杭州市心北路、天風證券浙江分公司;累計買入金額前五位的是長城證券深圳深南大道、中國銀河證券深圳深圳灣、天風證券浙江分公司、光大證券杭州市心北路、東莞證券四川分公司,分別為買入2778.59萬元、1373.13萬元、1316.62萬元、792.86萬元、726.32萬元;累計賣出金額最大的則是機構專用,累計賣出2745.89萬元。
海通證券一分析師告訴記者,中國科傳短期成為國企改革板塊的風向標,不過參與炒作的主要是一些游資,而機構資金選擇逢高了結,短期不宜盲目追高。
日前,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提問:“公司有無建設知識服務平臺?可否提供數據倉儲及數據中心處理服務?”
中國科傳表示,公司圍繞專業學科知識庫、數字教育云服務、醫療健康大數據、期刊融合平臺等方向,先后推出了“科學文庫”“科學智庫”“中國生物志庫”“中國古生物地層知識庫”“中科云教育平臺”“狀元共享課堂”“中科醫庫”“SciEngine全流程數字出版與知識服務平臺”等多個數字化產品和知識服務平臺。以“SciEngine”平臺為例,目前該平臺已集聚超過360種期刊(包括英文期刊200余種、SCI期刊80余種),年發文量達到40000篇,并建立了數據繳存與分發中心,為平臺所屬期刊數據進行繳存、轉換、分發和國際化傳播發布等服務。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