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暖風頻吹 地產、金融板塊走高 題材股退潮后緊盯低估值藍籌動向
本周,大盤在權重股呵護下呈現強勢震蕩走勢,滬市走勢明顯強于深市。本周,上證綜指上漲0.14%,深證成指下跌2.47%,創業板指下跌3.36%,滬深300指數下跌0.68%,科創50指數下跌3.10%。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受到政策面影響,本周地產、銀行、保險等權重股逆市上行,對大盤形成一定支撐;而前期活躍的題材股進入調整階段,投資者不宜盲目追漲。
大盤呈現滬強深弱
本周,受到利好消息刺激,地產、銀行、保險等板塊頑強走高。上證綜指本周收出小陽線,不過成交量較上周出現萎縮。深市方面,受到半導體、醫療、軟件等板塊調整拖累,深證成指本周下跌2.47%,創業板周跌幅超過3%;科創50指數本周下跌3.10%,周五收盤跌破1000點關口。
消息面上,11月23日,央行、銀保監會正式發布《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提出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積極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積極配合做好受困房企風險處置、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階段性調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和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的六大方面十六條措施,被市場稱作“金融16條”。
國金證券認為,“金融16條”正式發布,銀行積極響應,多家房企獲新增授信。央行和各金融機構積極落實保障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的措施。11月23日,交通銀行給予萬科、美的置業分別1000億元、200億元授信;中國銀行給予萬科1000億元授信;中國農業銀行與中國海外發展、華潤置地、萬科集團、龍湖集團、金地集團五家房企舉行銀企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預計后續將有更多央國企和優質民營房企獲得各大銀行的授信。而管理層提出的“推進保交樓專項借款盡快全面落到項目”與央行提出的2000億元免息再貸款相呼應,增量和存量項目的交付齊齊推動,有利于整體市場預期的修復。
房地產板塊一周漲逾5%
從本周板塊表現來看,房地產無疑是龍頭。根據同花順統計顯示,房地產板塊本周漲幅達5.09%,位居漲幅榜首。從房地產個股表現來看,周漲幅超過10%的有8只,分別為中交地產、中國武夷、首開股份、廣宇集團、金地集團、粵宏遠A、萬科A、華發股份,其中,中交地產周漲幅超過20%。
銀行板塊本周上漲4.05%,個股方面,周漲幅超過5%的有9只,分別為青島銀行、中信銀行、常熟銀行、浙商銀行、寧波銀行、蘇州銀行、郵儲銀行、廈門銀行、瑞豐銀行。
中銀證券認為,高層表態穩地產和經濟政策強化,降準利好銀行,有利于資產收益提升和負債成本下降,如法定準備金率下調0.25個百分點,或提升銀行2023年盈利增速0.34個百分點。降準有利于提升存款派生,利好流動性,也有利于降低銀行主動負債成本。
關注低估值藍籌
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本周地產、銀行、保險等權重股逆市上行,對大盤形成一定支撐;而前期活躍的題材股進入調整階段,投資者不宜盲目追漲。
英大證券認為,房地產政策連續出利好,指數連續震蕩回踩整固后,市場仍有再度上行的基礎。后續市場風格,有望更加均衡,股息率較高的低位價值藍籌股有上行的基礎,特別是低位的中字頭央企或迎價值重估。穩健的投資者可關注估值低股息高的板塊,如銀行、石油石化、高速公路或港口營運等企業。另外,對于股息率較高的低位價值藍籌股也可以擇機關注。
華鑫證券高級經理曹先生告訴記者,前期領漲的科技股本周調整幅度較大,拖累創業板、深成指、科創50走低。醫藥板塊本周分化加大,部分熱門股周五出現跌停,如太龍藥業、華森制藥、特一藥業、金陵藥業等。對于題材股短期炒作,投資者應保持謹慎。
信達證券認為,房地產板塊仍然是確定性和彈性都較優的選擇。隨著供需兩端組合政策的發力,剛需大概率會在未來1 年內有階段性的回歸。如果房企紓困持續推進下融資環境得到好轉,可以期待信用環境好轉傳導到投資回暖。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