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縮量震蕩 地產、醫藥板塊走強 夯實底部后A股有望延續修復性反彈
周四,滬深A股高開后震蕩走低,兩市成交總額萎縮至7400多億元。24日,上證綜指下跌0.25%,報收3089.31點;深證成指下跌0.15%,報收10956.68點;創業板指下跌0.21%,報收2335.52點;滬深300指數下跌0.44%,報收3756.81點。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受到成交量萎縮影響,權重股短期進入調整期,投資者可繼續在題材股輪動中尋找機會。
大盤縮量調整
周四,受到周三美股反彈刺激,滬深A股雙雙高開。上證綜指高開0.23%,深證成指高開0.43%。開盤后,由于兩市成交量并未有效放大,股指高開低走。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均收出小陰線。從成交量來看,24日兩市共成交7481億元,較周三萎縮824億元。
外圍市場方面,周三美股在科技股帶動下全線上漲,道瓊斯指數收于34194.06點,上漲95.96點,漲幅為0.28%;標準普爾500指數收于 4027.26點,漲幅為0.59%;納斯達克指數收于11285.32點,漲幅為0.99%。11月初,美聯儲批準了今年連續第四次加息75個基點,將美國的基準利率上調至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最近向市場傳遞出的信號明顯偏向鷹派,整體傳遞了加息終點更高、持續更久、未來或討論退坡的三重信息。至今公布的多項通脹數據,強化了市場關于美聯儲即將放緩加息步伐的預期。目前經濟學家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12月會議上加息50個基點,并在明年進行幅度更小一點的加息行動。
盡管外圍市場回暖,但A股24日受到成交量萎縮影響,整體走勢趨于收斂。權重股方面,建筑、釀酒、航空、電信運營板塊跌幅居前;地產、醫藥、化工板塊逆市上漲。
地產、醫藥板塊逆市上漲
受到利好消息刺激,24日地產板塊上漲1.85%,個股平均漲幅為2.03%。具體來看,相關舉措包括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積極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積極配合做好受困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階段性調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等六方面。
11月23日,多家國有大行與房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并購貸款、債券承銷與投資等業務方面,加深合作。交通銀行向萬科集團、美的置業提供授信意向額度超千億元。中國銀行也與萬科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國銀行將為萬科集團提供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的意向性授信額度。農業銀行則與中海發展、華潤置地、萬科集團、龍湖集團、金地集團五家房企舉行銀企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醫藥板塊24日上漲1.26%,個股平均漲幅為1.54%。醫藥板塊經過短暫調整后再度反彈,表明主力資金介入較深。從熱門股來看,金陵藥業、康緣藥業、以嶺藥業等個股漲停。
關注題材股輪動機會
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盡管成交量萎縮對大盤有所影響,但投資者仍可繼續在題材股中尋找機會。
國盛證券認為,近期重磅政策陸續出臺,帶動修復預期改善,各項情緒指標仍在上行途中,外資大幅回流也給市場提供了重要資金支撐。后市可繼續關注地產、醫藥、餐飲、酒店、銀行板塊走勢。
華鑫證券表示,A股延續弱勢調整,建議投資者控制倉位等待機會。美國通脹數據見頂,美債收益率以及美元走弱,這些都是利好全球資本市場,大盤經過充分調整后有望延續修復性上漲行情。
上海一私募基金經理黃亞弟告訴記者,大盤量能萎縮,題材股并未全面退潮,醫藥、醫療、新材料等題材股有望輪番表現。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