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融資政策面迎來新變化
本報訊(記者 劉揚)近日,多家房地產公司披露了融資進展情況。昨日,萬科A發布公告稱,為夯實公司融資資源儲備,進一步優化債務的期限和類型結構,支持公司長期健康穩定發展,董事會同意向股東大會申請授權公司,新增不超過500億元的發行直接債務融資工具的授權。在12月12日經由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授權債券工具可在3年內陸續發行。
此外,雅居樂集團11月16日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每股2.68港元的價格配售2.95億股股份,占公司目前已發行股本約7.53%以及經認購事項擴大后已發行股本約7%,預計所得款項凈額約為7.83億港元。碧桂園11月15日晚間披露的配股公告顯示,公司擬以每股2.68港元的價格配售14.63億股股份,占公司目前已發行股本約6%以及經認購事項擴大后已發行股本約5.66%。
10月底以來,監管層不斷加強對優質房企融資的支持力度,繼央行加大對民營房企債券融資支持力度之后,交易商協會延期并擴容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即“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產企業在內的民營企業發債融資。近日“金融16條”再度明確提出“對國有、民營等各類房地產企業一視同仁”,再到“銀行保函”置換部分“預售資金”。11日21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央行擬發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至2023年3月31日前,央行將向商業銀行提供2000億元免息再貸款。
同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的主題演講提到,支持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業務的企業開展股權融資。這是繼10月證監會相關人士表示允許部分存在少量涉房業務、但不以房地產為主業企業在A股市場融資后,證監會主席再度表示支持。
繼8月政策性銀行提供2000億元全國性“保交樓”專項借款、9月底監管機構要求六大國有銀行對房地產行業提供新增6000億元融資支持、11月股份制銀行也將提供4000億元的新增融資后,央行信貸支持措施再度出臺。此次央行提供的2000億元免息再貸款是全新的、階段性政策,與此前的保交樓專項借款有所不同,將化解未交樓個人住房貸款風險,支持已出售、但逾期未交付,并經過金融管理部門認定的項目加快建設交付。
“目前民營房企脫困除緊跟政策端,積極尋求發債機會,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銷售端恢復,增強內生流動性,穩住局面。因為無論是發債還是展期,解決的都是短期問題,未來仍要面臨債務疊加和償還問題,銷售回款才是‘治本’的關鍵。目前,房企已進入年終搶收階段,企業迎來排貨、營銷大比拼,民營房企更要打好攻堅戰。”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一鳴分析認為。
同時,朱一鳴表示,整體來看,流動性支持政策表面在“救”,實則核心仍在于“穩”,支持資金將優先流入相對比較優質、穩健的民營房企,這部分企業得以率先企穩,以免風險繼續蔓延。但短期內政策惠及面有限,多數民營房企融資現狀仍不容樂觀。
國金證券房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杜昊旻則指出,從供給端看,信貸、發債、股權融資“三支箭”的政策組合拳能一定程度防止風險擴散,支持部分優質民營房企渡過低谷;從需求端看,寬松政策更利好有高質量土儲的央國企和改善型房企,其長期邏輯更加堅固。“優質抵押物多、短期公開債務壓力較小的民營房企,在政策支持下或能渡過當前的現金流困境。此外,當前仍有拿地能力但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的央國企更能受益,可降低杠桿繼續獲取優質土儲。”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