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亞的整裝業務是門好生意嗎?
“整裝”一詞,近年來成為各大全屋定制上市公司財報中的常客。其中,索菲亞(002572)的“整家戰略”備受市場關注。8月底以來,有數十家券商給出研報,圍繞公司的整裝業務進行了分析。
但在一片贊許聲中,多家全屋定制巨頭爭相布局的整裝渠道,似乎也并非像想象中那般美好。
宜居巢到底是不是直營?
“雙11”期間,索菲亞的整裝業務有了新動向——號稱“索菲亞直營整裝旗艦店”的宜居巢在深圳宣布開業。
整裝業務近年來頻頻出現在索菲亞的財報中。公司披露,整裝渠道營業收入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120.66%。不過,其并未透露具體的金額。但記者通過查閱其2021年三季報后發現,索菲亞在報告期內的整裝渠道實現營收3.13億元。照此計算,索菲亞相關業務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約為6.91億元。
什么是整裝?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住宅產業分會副會長許瑞介紹:“包含了家居、家紡、家電等,這叫整裝。”簡單理解就是,完成一次下單,滿足消費者拎包入住的裝修服務就叫整裝。
資料顯示,整裝渠道是索菲亞2019年開始拓展的渠道。在當年的財報中,公司曾表示:“該渠道本年度主要任務是打造專屬產品、制度、流程和合作伙伴開發,還沒形成規模銷售。”不到三年時間,索菲亞的整裝業務就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然而,喜訊背后卻透露出一絲隱憂。剛剛開業的宜居巢暴露出,索菲亞在經銷端管理上存在瑕疵。
公開信息顯示,宜居巢以“索菲亞直營整裝旗艦店”自居。這家占地面積超1000平方米的門店,集銷售、服務、設計、集采、落地于一體,包含整體衣柜、櫥柜、全屋硬裝、軟裝、局部改造等多項產品服務。旨在提供一站式家居空間解決方案。
記者以消費者身份撥通了宜居巢的400電話,工作人員一口咬定:“我們是索菲亞的直營店。”但這一說法卻被索菲亞證券部工作人員否認:“深圳這家店由我們的經銷商負責運營,只是作為整裝業務的一個展示,并非我們的直營店。”
記者再次與宜居巢聯系,向對方求證該門店是否由索菲亞直接運營,依舊得到對方肯定的答復。對方甚至透露:“在我們店做定制比在‘索菲亞’定制要便宜10%-15%。”
企查查數據顯示,宜居巢(深圳)家居集團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含家居用品銷售,其注冊資本500萬元,崔清波為最終受益人。經股權穿透,宜居巢與索菲亞并無直接關系。
宜居巢自稱直營旗艦店的做法,雖談不上“掛羊頭賣狗肉”,但也從一定程度上對消費者產生了誤導。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方璇律師認為:“該門店的行為涉嫌不正當競爭和虛假宣傳。不過,這種行為雖然造成了一定的混淆和誤解,但對消費者的直接損害比較細微。”
整裝賽道較擁擠
回到整裝業務本身。這不僅是索菲亞近年來的業務重心所在,包括歐派家居、尚品宅配等一眾競爭對手早已涉足這一賽道。
歐派家居在財報中稱:“整裝業務的拓展有利于公司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擴展客流渠道,搶占市場份額。”而其整裝大家居業務自2018年就已推出。尚品宅配在整裝領域的布局要更早一些,公司在2017年年報中就披露了以整裝云平臺為主的一系列整裝相關規劃。尚品宅配證券部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公司看好未來10年整裝業務的發展。”
中裝協住宅產業分會調查數據顯示,2021年選擇整裝的消費者占比已達20.86%,較2019年提升約8個百分點。而在一站式家裝需求中,全屋定制為核心品類,且因具備設計主導權和服務屬性重,成為整裝業務較好的引流點。
“從行業現狀來看,以傳統裝修公司為代表的‘泥腿子’去整合‘工廠化’的全屋定制,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全屋定制公司整合傳統裝修公司的業務,存在著‘想象空間’。”資深建筑師良有方對記者表示,“不論是傳統裝修公司整合全屋定制業務,還是全屋定制公司整合傳統裝修業務,本質上是看誰是流量入口。在‘硬裝’里,全屋定制所占比重越來越大,頭部企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所以全屋定制企業占據了流量入口,整合傳統裝修公司做‘整裝’也就有了可能性。”
而這場流量入口之爭正愈演愈烈:將發展重心向整裝業務進行一部分傾斜,似乎成了全屋定制上市公司的共識。但競爭意味著互相“廝殺”,搶奪市場份額。最晚介入整裝業務的索菲亞勝算幾何?從目前情況來看,對比3家屬地廣東的全屋定制上市公司,索菲亞相關業務的營收情況似乎暫居末位。
以2021年整裝相關業務的營收進行橫向對比,尚品宅配整裝業務實現營收7.89億元,按銷售模式劃分的整裝模式實現營收11.09億元。歐派家居并沒有統計具體的整裝業務收入,而是將相關收入統計至衣柜、櫥柜等多個細分業務中。記者致電歐派家居證券部后,得到的答復是:“2021年整裝渠道相關收入占總營收比重約為15%-20%。”照最低比例計算,歐派家居去年的整裝業務相關收入約為30億元。索菲亞2021年整裝渠道中,經銷商合作裝企疊加公司直簽裝企實現營收5.29億元。
整裝業務是門好生意嗎?
盡管暫時落后于競爭對手,但索菲亞對于加大力度拓展整裝渠道的決心似乎沒有動搖。2022年三季報中,索菲亞表示要“在全國范圍與實力較強的家裝企業開展合作,同時鼓勵和推動各地經銷商與當地小型整裝、家裝公司、設計工作室進行合作,實現與家裝企業的相互導流。”
索菲亞的愿景是好的,但現實之路絕非通暢無阻。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下降城市個數增加,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而房地產市場遇冷帶來的最直接影響便是家裝公司的業務收縮。“小設計公司和小家裝公司的業務量平均下滑比例將近30%。”南京某家裝設計工作室主理人葉女士對記者表示。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至今,家裝設計相關企業注冊量逐年遞降,且降幅不斷擴大。截至11月18日,2022年的注冊量僅為3.5萬家。索菲亞在整裝業務上試圖采用的聯合當地家裝公司的方式,看起來更像是“困境”中的抱團取暖。
葉女士還透露:“房地產市場下行加上消費降級、成本上升、降價競爭等因素共同影響下,家裝行業的利潤進一步下滑。”索菲亞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家具制造業毛利率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1%,公司當期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7.64%。
“供應鏈過長、個性化需求過高,也是相關企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在良有方看來,整裝業務本身似乎也存在不確定性。
“從一個毛坯房開始,到能拎包入住,涉及到的工序、工人、產品不計其數,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交付時間和客戶體驗,更何況很多道工序還是‘濕作業’(指用到水,現場濕答答的裝修作業),處在不受控的狀態下。”
另外一個阻礙整裝的因素是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整裝會帶來標準化程度過高的問題,如何適應客戶的獨特品味也是難點所在。”良有方認為,與其提“整裝”,家裝行業更應該考慮的是整合。在他看來,整合的難度更小些,可實現的概率也更大些,“只不過是每家企業的整合能力不同,能整合的供應商數量不同,導致了提供的服務周期長度也不同,也就會出現不同時段的整合商。”
對于埋頭在整裝渠道狂奔的“索菲亞們”來說,不管是抱團取暖還是獨辟蹊徑或許已經不重要了,在房地產行業的寒冬中,如何讓資源更多向自己這邊集中才是眼下需要思考的重點。只是,這條路或許并不好走。
記者 陳陟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