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IT領域迎來新機遇
為推動“十四五”期間全民健康信息化發展,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制定了《“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到2025年,初步建設形成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支撐保障體系,基本實現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與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聯通全覆蓋。
業內人士表示,《規劃》又一次明確了醫院及公衛信息化的建設方向,如智慧醫院、互聯互通建設等。在頂層文件的指引下,后續信息化建設的細節性文件有望逐步落地,下游醫院互聯互通等需求或釋放。由于疫情等因素,今年或為醫療IT行業訂單、業績的雙重低谷。《規劃》奠定了“十四五”期間醫療信息化的建設基調,對后續建設重點提出明確要求,在外部因素逐步平穩之后,預計在政策促進+今年訂單低基數影響之下,訂單拐點有望加速到來。
事件驅動 《“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出臺
2022年11月9日,國家衛健委官網顯示,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制定并發布《“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引領支撐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規劃》指出,到2025年,初步建設形成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支撐保障體系,基本實現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與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聯通全覆蓋。加速推進高速泛在、云網融合、智能敏捷、集約共享、安全可控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依托國家電子政務外網、互聯網、光纖寬帶、虛擬專線和5G等網絡建設完善衛生健康行業網。全民健康信息化統籌管理能力明顯增強,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互通共享取得標志性進展,二級以上醫院基本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互通共享,三級醫院實現核心信息全國互通共享。全員人口信息、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基礎資源等數據庫更加完善。數字健康服務成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居民擁有一份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和一個功能完備的電子健康碼,推動每個家庭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成若干區域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 “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基本形成衛生健康行業機構數字化、資源網絡化、服務智能化、監管一體化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務體系。
《規劃》部署八個方面主要任務。一是集約建設信息化基礎設施支撐體系。二是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標準體系。三是深化“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四是完善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要素體系。五是推進數字健康融合創新發展體系。六是拓展基層信息化保障服務體系。七是強化衛生健康統計調查分析應用體系。八是夯實網絡與數據安全保障體系。
此外,《規劃》還部署開展八個優先行動。一是互通共享三年攻堅行動。二是健康中國建設(行動)支撐行動。三是智慧醫院建設示范行動。四是重點人群智能服務行動。五是藥品供應保障智慧監測應對行動。六是數字公衛能力提升行動。七是“互聯網+中醫藥健康服務”行動。八是數據安全能力提升行動。
行業前景 醫療信息化建設增量空間巨大
過去三年,醫療信息化建設受到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有所放緩,而此次文件的發放,對醫療IT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從政府側平臺和醫院端系統兩個維度共同推動醫療信息化向更高的層級發展。
2018年8月22日,國家衛健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三級醫院要實現院內各診療環節信息互聯互通,達到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4級水平。相比而言,本次要求進一步提升:二級以上醫院基本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互通共享,三級醫院實現核心信息全國互通共享。互聯互通等級要求較復雜,本次新增2025要求并未做明確等級限定,申萬宏源證券初步判斷約為三級醫院達到四級至五級乙等(實現核心信息區域互聯),二級醫院達到三級至四級乙等(實現服務信息全院互聯)。
而目前醫療互聯互通水平仍較低。2021年7月,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20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二級及以上醫院數量13400家,其中有503家二級及以上醫院通過3級及以上互聯互通等級測評,我國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為3級及以上醫院占比僅為3.75%。申萬宏源證券認為,還有約500億以上的增量建設空間。單醫院從互聯互通三級升級至四級至少需要500-700萬元建設費用,假設有10000家醫院需進行后續升級,則對應至少500億元以上建設空間。
整體來看,截至2025年,增量信息和建設空間約在1000億元以上,包括400億元以上智慧服務評級空間,以及500-700億元以上的互聯互通建設空間,若綜合考慮電子病歷和DRG等改造,則空間更大。
未來在《規劃》文件的指導下,政府端全面健康信息平臺的覆蓋度將進一步提升,另外,在跨部門、跨地域、跨層級、跨系統、跨業務的數據共享和數據應用方面,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公共衛生信息化相關企業,將受益于政府端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進一步建設與完善。
投資機會 醫療IT訂單拐點有望加速到來
華創證券表示,《規劃》又一次明確了醫院及公衛信息化的建設方向,如智慧醫院、互聯互通建設等。在頂層文件的指引下,后續信息化建設的細節性文件有望逐步落地,下游醫院互聯互通等需求或釋放。由于疫情等因素,今年或為醫療IT行業訂單、業績的雙重低谷。《規劃》奠定了“十四五”期間醫療信息化的建設基調,對后續建設重點提出明確要求,在外部因素逐步平穩之后,預計在政策促進+今年訂單低基數影響之下,訂單拐點有望加速到來。醫療IT相關標的有創業慧康、衛寧健康、嘉和美康、久遠銀海、萬達信息、和仁科技等。
天風證券則認為,9月13日,國務院第188次常務會議確定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中央財政對部分領域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給予2.5個百分點的貼息,期限兩年,申報貸款貼息政策至2022年12月31日止。衛生健康為貼息貸款重點支持的行業之一。在貼息貸款和行業國產化的催化下,醫療IT需求有望加速恢復。建議重點關注嘉和美康(電子病歷龍頭,加速布局數據中心)、創業慧康(公衛信息化龍頭,互聯互通引領者)、衛寧健康(全面布局醫療大數據及互聯網+)、久遠銀海(深耕醫保信息化,醫院端能力持續提升)、醫渡科技(頭部醫院醫療大數據領先)。
國聯證券指出,當前醫療信息化行業集中度不高,2020年我國醫院核心管理系統廠商CR5市場份額約為34.1%,電子病歷系統CR5市場份額約為58.5%。行業頭部企業憑借較強的營銷、研發和服務能力不斷跑馬圈地,大額訂單比例不斷增加。隨著行業信創的逐步推進,預計醫療信息化行業的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此外《規劃》還提出建成若干區域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基本形成衛生健康行業機構數字化、資源網絡化、服務智能化、監管一體化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務體系。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創新應用和行業治理,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充分釋放數據價值。預計此舉將進一步擴大醫療大數據的應用廣度和深度。
對于具體投資標的,國聯證券表示,看好醫療信息化行業前景,維持“強于大市”評級。推薦業務網布局完善,存量用戶眾多的創業慧康;商業模式豐富的行業龍頭衛寧健康;以及電子病歷細分領域龍頭嘉和美康。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