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27家公司存在摘帽可能
本報訊(記者 劉揚)摘帽行情進行中。繼眾泰汽車摘帽后股價出現5天4個漲停板,9日摘帽的銀億股份亦出現漲停。
根據銀億股份此前的公告,寧波中院裁定銀億股份《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并終結銀億股份重整程序,宣告銀億股份歷時2年零4個月的重整工作圓滿落幕。銀億股份曾在《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公告中表示,公司實施重整并執行完畢重整計劃,有利于改善經營狀況,增強持續盈利能力,重回良性發展軌道;公司價值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全體出資人所持有的銀億股份股票也將成為更有價值的資產。
實際上,銀億股份重整完成帶來的利好效應已在股價方面有所體現,自《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公告披露后已出現兩個漲停。
值得關注的是,受到摘帽行情受資金追捧的影響,9日ST板塊走強。截至收盤,*ST榮華、ST易購、ST大集、*ST順利、*ST宜康、*ST皇臺、*ST博天、ST曙光、ST林重、ST宏達、*ST西源、ST泰禾、*ST華源等十余股漲停。
在互動易平臺上,*ST美尚表示,公司已向深交所提交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申請,目前正處于補充材料期間;*ST科華則表示公司正積極推進有關事項以爭取盡快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ST宏達稱目前尚未達到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條件。
回顧歷史,成功“摘帽”的公司往往能夠迎來一波市場行情,如曾經的“爆款制造機”北京文化,自今年6月16日晚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議案,同意向深交所申請撤銷公司股票交易其他風險警示,至6月24日北京文化復牌,5個交易日,北京文化股價累漲14.25%。但基本面徹底得到改善的公司,往往中長期表現更為穩健。
2022年,隨著注冊制改革的推進,A股迎來了更為健全的市場制度,投資者保護不斷完善。2022年,上市公司無論被實施風險警示還是成功“摘帽摘星”,步伐都有所加快。至今,年內已有57家A股上市公司被實施風險警示,但也有58只個股成功“摘帽摘星”。
根據Wind統計,以最新業績預告扭虧,且最新一期每股凈資產高于1元為標準,*ST美尚、ST森源、ST摩登、*ST星星、ST美盛、ST浩源、*ST必康、*ST御銀、*ST中潛、*ST恒譽、ST洲際、ST紅太陽、ST時萬、*ST大通可能摘帽;以最新年報盈利,最新一期續盈,且每股凈資產高于1元為標準,*ST科華、ST星源、ST龍凈、ST海越、ST海投、ST熊貓、ST廣珠、ST遠程、ST冠福、*ST海倫、ST澄星、ST八菱、ST泛微符合摘帽條件。按照上面兩個標準,共篩選出27家公司存在摘帽可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