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產業迎重磅政策利好
虛擬現實產業迎政策催化。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布的《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 (2022-2026年)》(下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相關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打造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業發展格局。
業內人士表示,虛擬現實技術是數字經濟下一階段可能性較高的技術路徑,政策的出臺為下一階段國內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對于虛擬現實產業的發展除硬件和基礎技術外,更需要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內容,除游戲外,在工業、文化、教育方面的應用也值得重視。在政策驅動的產業景氣度下,在拓展終端產品多應用場景及提升全鏈條供給能力的主邏輯下,硬件側和應用側的企業將持續受益。
事件驅動 五部委發布虛擬現實產業計劃
11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五部門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以下簡稱 “《行動計劃》”)。根據《行動計劃》,目標到2026年,三維化、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鍵技術重點突破,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產品不斷豐富,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打造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業發展格局。
《行動計劃》提出了五大重點任務:任務一:推進關鍵技術融合創新。提升“虛擬現實+”內生能力與賦能能力,加快近眼顯示、渲染處理信等關鍵細分領域技術突破,強化與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任務二:提升全產業鏈條供給能力。面向大眾消費與行業領域的需求定位,全面提升虛擬現實關鍵器件、終端外設、業務運營平臺、內容生產工具、專用信息基礎設施的產業化供給能力。任務三:加速多行業多場景應用落地。面向規模化與特色化的融合應用發展目標,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等領域,深化虛擬現實與行業有機融合。任務四:加強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面向行業共性需求,依托行業優勢資源,重點建設共性應用技術支撐平臺、沉浸式內容集成開發平臺、融合應用孵化培育平臺,持續優化虛擬現實產業發展支撐環境。任務五:構建融合應用標準體系。加強標準頂層設計,構建覆蓋全產業鏈的虛擬現實綜合標準體系。
行業前景 我國有望成為虛擬現實重要增長市場
本次五部門聯合印發的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五年行動計劃,主要聚焦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完善產業生態、加強產業融合,以期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融合媒體、教育培訓、體育健康、商貿創意、智慧城市等虛擬現實重點應用領域實現突破。根據《行動計劃》發展目標,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含相關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臺,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打造10個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虛擬現實生態發展的集聚區,建成10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此外,據IDC統計,2020年,全球虛擬現實終端出貨量約為630萬臺,VR、AR終端出貨量占比分別為90%、10%,預計2024年終端出貨量超7500萬臺,其中AR占比升至55%,2020年-2024年五年期間,虛擬現實出貨量增速約為86%,其中VR、AR增速分別為56%、188%,預計2023年AR終端出貨量有望超越VR。同時,根據IDC統計,2021年我國VR設備出貨量為138萬臺,按最新規劃中2026年目標2500萬臺計算,2022-2026年VR終端出貨量年復合增長率可達78.49%。
2018年12月,工信部曾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這也是我國首份虛擬現實產業政策。對比兩份文件,可以看出本次《行動計劃》以產品升級、技術突破和融合應用為主要抓手,在實現從零到一的發展后,本次《行動計劃》有望從技術、內容、應用等多維度、全方位推動我國虛擬現實產業實現從一到十的普及。
現階段,虛擬現實產業發展戰略窗口期已經形成,《行動計劃》旨在提升我國虛擬現實產業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加快產業發展。全球經濟不景氣疊加VR主力機型Quest2漲價,全球市場VR出貨量承壓。反觀國內市場,pico在字節的大力推廣下加速跑馬圈地,以游戲、視頻等應用為抓手拓展客戶群體,提升普及率。此次VR行動計劃出臺,從政策規劃層面,加速推動國內VR產業的全方位發展。從市場端來看,國內VR應用滲透有望提速:C端從嘗鮮到早期消費,再到大眾消費;B端場景開拓力度加大,脫虛向實,賦能產業,國產VR品牌與產業鏈企業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投資思路 硬件側、應用側企業將持續受益
虛擬現實指借助近眼顯示、感知交互、渲染處理、網絡傳輸和內容制作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構建身臨其境與虛實融合沉浸體驗所涉及的產品和服務。從技術及成像特性層面,虛擬現實主要分為三類: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
按照產業鏈劃分,虛擬現實產業包含硬件、軟件、內容制作與分發、應用與服務等環節。
華創證券表示,虛擬現實技術是數字經濟下一階段可能性較高的技術路徑,政策的出臺為下一階段國內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對于虛擬現實產業的發展除硬件和基礎技術外,更需要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內容,除游戲外在工業、文化、教育方面的應用也值得重視。建議關注寶通科技(工業)、風語筑(文化旅游)、鋒尚文化(演藝)、力盛體育(體育游戲)、愷英網絡(游戲)、天地在線(演藝直播旅游)等。
開源證券認為,在中小學校、高等教育、職業學校建設一批虛擬現實課堂、教研室、實驗室與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面向實驗性與聯想性教學內容,開發一批基于教學大綱的虛擬現實數字課程,強化學員與各類虛擬物品、復雜現象與抽象概念的互動實操,推動教學模式向自主體驗升級,打造支持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的沉浸式新課堂。虛擬現實行業應用領域推薦航天宏圖、中科星圖,受益標的包括華如科技、超圖軟件。虛擬現實教育領域推薦鴻合科技、科大訊飛等,受益標的包括新開普、運達科技、捷安高科、佳發教育等。
華泰證券指出,此次《行動計劃》在數字經濟發展趨勢下將引領虛擬現實行業加快發展。硬件建議關注歌爾股份、韋爾股份,創維數字等;內容關注芒果超媒、三七互娛、風語筑、三人行、藍色光標、寶通科技、鋒尚文化等。
華安證券亦表示,在政策驅動的產業景氣度下,在拓展終端產品多應用場景及提升全鏈條供給能力的主邏輯下,硬件側和應用側的企業將持續受益。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