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鋰科:行業景氣助業績再上層樓
在新能源汽車產銷一路突破的時候,中國相關鋰電企業業績也持續火熱。近日,長遠鋰科(688779)發布2022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上漲179.87%,凈利潤同比上漲128.66%。尤其是第三季度,公司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兩倍。
值得關注的是,長遠鋰科還受到眾多機構投資者的關注。不久前,公司發布的2022年9月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顯示,剛剛過去的9月,有224家投資機構對長遠鋰科進行了調研。
前三季營收、凈利實現雙增長
長遠鋰科是國內高效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頭部企業之一,公司致力于為新能源電池提供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循環次數的正極材料。
2022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1.14億元,同比增長128.66%;實現營業收入126.96億元,同比增長179.87%;基本每股收益0.58元,同比增長81.25%。其中,僅2022年第三季度,長遠鋰科實現營業收入50.62億元,同比上漲200.04%;歸母凈利潤3.56億元,同比上漲105.17%。
對于業績向好,公司表示:“下游市場需求旺盛,公司產品銷量增加;同時上游材料價格上漲,公司上調產品單價,營業總收入實現大幅增長,而下游市場需求旺盛,公司產銷規模增加,企業利潤也出現了持續增長。”
國信證券研究員王蔚祺研究認為,“公司深耕三元正極多年,布局謀求多元化。2022年前三季度三元正極市占率位列國內第四,市場份額10%左右。公司目前產品涵蓋鈷酸鋰、中高鎳三元正極、高鎳三元、球鎳以及即將量產的磷酸鐵鋰等。公司管理層多為技術出身,研發投入行業領先,產品在首圈效率、高電壓性能上處于行業前列。其主要客戶包括寧德時代、欣旺達、塔菲爾等,并積極與豐田、松下、三星SDI 等海外客戶進行合作,推動客戶結構多元化。”
“公司兩款超高鎳9系NCA和NCM產品完成客戶驗證,分別實現百噸級出貨。”華安證券分析師陳曉表示,“客戶方面,公司深化與主流電池廠合作,從而保障訂單穩定及抗風險能力。持續優化的產品及客戶結構有利于盈利水平高位運行。”
224家投資機構9月密集調研
業績的高增長,也讓機構投資者對長遠鋰科“興趣滿滿”——10月7日,公司發布的2022年9月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2022年9月,高達224家的投資機構密集調研了長遠鋰科,其中包括BLACKROCK、Cephei潤暉投資、國金證券、國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前海人壽等。
投資機構尤其關注長遠鋰科第三季度的訂單情況,公司下半年鋰鹽的供應情況、公司中鎳高電壓相關產品情況以及公司的競爭優勢和6萬噸磷酸鐵鋰項目的進展情況。
對此,長遠鋰科表示:“從公司整體的排產和銷售情況來看,公司訂單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目前仍是滿產滿銷。而公司通過長期協議、內部資源協同結合零單采購的方式,可以確保下半年生產所需的鋰鹽供應。公司目前有不同工藝的中鎳高電壓產品,包括三燒和兩燒產品。長遠鋰科的全資子公司金馳能源,在前驅體業務上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優秀的成本控制能力,通過正極和前驅體一體化的產品開發,有助于公司生產品質穩定、性能優秀的正極材料產品。公司6萬噸磷酸鐵鋰項目預計今年年底產線能建設完成,明年一季度能進行產線驗證,二季度開始規模量產。而公司目前磷酸錳鐵鋰是固相法,還在研發階段。目前建設的6萬噸磷酸鐵鋰產線可以兼容磷酸錳鐵鋰的生產。”
最新數據顯示,在需求端,今年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突破70萬輛大關,儲能等需求市場也迎來高增長,預計第四季度對于碳酸鋰的需求還將快速上行。而磷酸鐵鋰、三元材料、六氟磷酸鋰等材料也跟隨碳酸鋰價格上漲而繼續上行。
記者 尹鈺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