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過14% 醫藥板塊估值持續修復
近期醫藥板塊強勢反彈,近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已超過14%。10月18日,醫藥股再度井噴,中藥股獲資金挖掘,維康藥業“20cm”漲停,戴維醫療、諾誠健華漲超15%,合富中國、華森制藥、華潤三九、立方制藥等股票漲停。業內人士認為,行業多因素支撐醫藥底部向上,板塊估值有望進一步修復。
多因素支撐底部向上
醫藥板塊近期為何大漲?安信國際認為,行業多因素支撐醫藥底部向上。從政策面來看,利好包括前期“種植牙服務部分價格的溫和調控”、“脊柱耗材集采好于預期”等。從業績面來看,A股三季報業績陸續披露,以藥明康德為代表的CXO業績維持高速增長。從調整幅度來看,前期板塊調整幅度較大,多數創新藥公司近乎腰斬甚至更多,估值回歸后板塊整體估值趨于合理。
那么,近期哪些資金加倉醫藥股?興證策略認為,公募、私募和外資等多類資金近期先后流入醫藥股。自8月初以來,主力資金便逐漸回流至醫藥生物板塊。公募基金于8月末開始加大對醫藥生物行業的配置。9月中下旬起,外資、私募基金和兩融資金也逐漸加速流入醫藥生物行業,和本輪行情的節奏較為同步。
重點關注三個投資方向
“當前醫藥板塊估值仍為近十年來新低,且機構配置比例也處于低位。”光大證券認為,近期國內政策利好頻現,市場情緒有望持續修復,繼續看好醫藥板塊四季度投資機會。
具體投資方向上,光大證券建議重點關注三個:1)涉及國產自主可控與進口替代邏輯的領域,如高端設備器械、生命科學、制藥產業上游等,推薦新華醫療、聯影醫療、邁瑞醫療、安圖生物,建議關注華大智造、惠泰醫療、聚光科技、奧浦邁等;2)政策支持的中醫藥板塊,推薦太極集團、同仁堂、云南白藥、壽仙谷等;3)差異化、真正滿足臨床需求的創新藥械,推薦榮昌生物(A+H)、康諾亞(H)、海創藥業-U等。
在對醫藥指數產品盤點后,國海證券認為,目前處于估值低位中證醫藥50指數、滬港深創新藥產業指數成分股行業屬性鮮明,聚醫藥生物行業,其近年來累計收益顯著跑贏滬深300、恒生指數等主流寬基指數,且相比醫藥、生物行業指數體現出了更優秀的收益表現。醫藥龍頭ETF(515950)和滬港深創新藥ETF(159748)分別跟蹤中證醫藥50指數和滬港深創新藥產業指數。上述兩只基金擁有場內交易的投資配置便利,對應聯接基金的低申購下限和低贖回下限更有利于中小投資者參與投資,今年以來份額均保持穩定或穩定增長。
記者 陳慧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