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價齊升 創業板指本周漲逾6%——成長股有望引領大盤估值修復
在逢低買盤的推動下,本周大盤先抑后揚,上證指數一周上漲1.57%,深證成指漲3.18%,創業板指漲6.35%,科創50指數漲1.65%。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股指連續四天收陽,成交量溫和放大,投資者信心明顯增強,成長股仍是下周市場主線,投資者需把握板塊輪動的節奏。
創業板指周漲幅超過6%
本周,大盤呈現探底回升的走勢。周一,股指收出中陰線;周二開始,市場韌性明顯增強,大盤在探明短期底部后放量上行。分市場來看,深市反彈更為強勁。創業板指本周大漲6.35%,帶動深成指上漲3.18%。滬市方面,受到權重股拖累,上證指數周漲幅為1.57%。
記者注意到,滬深A股已經連續四天收陽,成交量溫和放大。滬市方面,周二至周五分別成交2467億元、3069億元、3178億元、3721億元;深市方面, 周二至周五分別成交3171億元、4033億元、4106億元、4888億元。海通證券一分析師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從量能的持續放大來看,場外增量資金持續涌入A股,對股指形成支撐,也反映了投資者信心明顯增強。
本周,盡管外圍股市時有波動,但A股顯現韌性。周四公布的美國9月通脹報告再度爆表,美股三大股指集體低開,盤初刷新日低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近1.9%,標普500指數跌近2.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近3.2%,而開盤不到兩小時后,三大股指均抹平跌幅轉漲。截至收盤,道指上漲2.83%、標普500上漲2.6%、納指上漲2.23%。
醫藥生物板塊本周漲超7%
從本周板塊表現來看,成長股成為市場中一大亮點。根據同花順統計,醫藥生物、電力設備、農林牧漁、計算機、機械設備位列漲幅前五位,周漲幅分別為7.54%、7.33%、7.18%、6.61%、5.68%;跌幅方面,食品飲料、煤炭、銀行、房地產、家用電器跌幅居前。
醫藥生物板塊本周漲幅超過7%。個股方面,周漲幅超過20%的有15只,分別為祥生醫療、微電生理、迪瑞醫療、新產業、開立醫療、惠泰醫療、浩歐博、麥瀾德、美好醫療、普門科技、澳洋健康、畢得醫藥、翔宇醫療、邁克生物、華大智造。
興業證券分析師孫媛媛認為,當前醫藥板塊仍處于政策底、估值底、持倉底,隨著政策端擔憂情緒緩和,疊加近期頻發利好事件催化,醫藥板塊已逐漸積蓄起向上的動能。從細分領域來看,處于景氣度向上周期的生命科學上游賽道,受政策擾動相對較小、當前景氣度維持的消費醫療領域,高端制造領域等,當前均可關注。根據初步分析,醫藥板塊三季度業績仍延續較快增長,考慮到前期板塊調整導致當前的低估值,且后續將逐漸進行估值切換,醫藥板塊性價比突出。細分來看,預計生命科學上游、眼科視光、部分國產替代的醫療器械、CXO、部分疫苗、藥店等板塊三季報有望實現較好的業績增長。
國金證券指出,考慮目前板塊倉位和估值仍處于歷史相對底部,且板塊普遍存在業績和政策預期的改善趨勢,醫藥板塊強勢反攻行情有望從醫療器械設備板塊向整個醫療板塊蔓延,建議抓緊機會加大醫療板塊(特別是底部子行業和優質標的)布局力度。
開源證券認為,目前的醫藥板塊反彈反映了投資者信心的恢復。近日衛健委發布通知,擬使用財政貼息貸款更新改造醫療設備,并擬于近期發布配套政策,相關財政貼息貸款原則上對所有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全面放開,每家醫院貸款金額不低于2000萬元。隨著后續各家醫院報需求、執行采購,國產醫療設備有望迎來采購高峰,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也將持續提升。
持續關注成長股機會
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股指連續四天收陽,投資者信心明顯增強,成長股仍是下周市場主線,投資者需把握板塊輪動的節奏。
東吳證券表示,市場經過周三的強力反彈后人氣開始恢復,超跌反彈在各個板塊中輪動,市場資金風險偏好有所回升。操作上,投資者可逐步加大倉位,逢低選擇前期調整幅度較大、發展前景較好的成長類品種進行布局。
開源證券認為,本周信創概念股持續活躍,軟件、數字貨幣、網絡安全等全線爆發。從長期來看,未來五年是“大信創”發展的關鍵時期,短期來看,2022年是信創的元年,從2023年開始,金融、運營商、電力等八大關鍵行業的國產化有望加速。同時,相關政策催化有望逐漸落地。根據市場機構測算,預計到2025年中國信創產業鏈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約占中國信息化投資的25%至30%。其中,國產CPU、服務器、PC、操作系統、數據庫、工業軟件等領域的信創產品市占率仍然較低,具備較大的提升潛力。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