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高景氣狀態進一步延續
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關于延續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公告》。《公告》明確,對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內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同時,2022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可按照本公告繼續適用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
業內人士表示,政策托底新能源汽車需求,疊加供給端新車持續推出,看好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高增速。免征購置稅政策推遲至2023年底,行業高景氣狀態進一步延續,建議關注細分賽道相關標的。
事件驅動 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延期
9月26日,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促進汽車消費,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就關于延續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發布公告稱,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內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根據此次發布的《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以下簡稱 “《目錄》”),自發布之日起購置的,列入《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屬于符合免稅條件的新能源汽車。
實際上,早在7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等政策促進大宗消費,會議明確指出。“為擴大消費、培育新增長點和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相關產業升級,會議決定,對新能源汽車,將免征車購稅政策延至明年年底,繼續予以免征車船稅和消費稅、路權、牌照等支持。但當時未明確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延續至何時。不足一個月后,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至2023年底,繼續予以免征車船稅和消費稅、路權、牌照等支持,預計新增免稅1000億元。
這已經是第三次延長免征新能源車購置稅政策。2014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給予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車船稅、消費稅稅收優惠。自此,新能源車免征購置稅政策正式落地,并在2017年和2020年經歷兩次延期。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策第三次延期。此次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延續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公告,是對此前7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的進一步落實,將從政策端有效支持行業未來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趨勢。
行業前景 新能源汽車消費紅利依然可觀
復盤歷年政策,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自2014年8月1日公布,2014年9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先后歷經兩次延續(2017年12月26日、2020年4月16日),兩次延續的時間分別為三年和兩年。
在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實現高速增長,根據中汽協數據,2021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銷售354.5萬輛、352.1萬輛,同比增長159.5%、157.5%。2022年1-8月累計生產、銷售397萬輛、386萬輛,同比增長119.0%、114.6%,1-8月累計滲透率為22.9%。此外,乘聯會將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測上調至650萬輛。
東吳證券認為,免征購置稅政策落地,新能源汽車消費紅利依然可觀。2023年之前新能源汽車市場EV/PHEV車型均可享受國家購置稅全免以及額外單車補貼雙重優惠。國家補貼方面,2022年EV車型純電續航在 300km以下、300-400km、400km以上的不同車型單車補貼分別為0、9100、12600元,PHEV車型補貼4800元;購置稅方面,按照當前新能源汽車17萬元單車均價計算,免征購置稅相當于給予1.7萬元優惠,占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紅利的絕大部分。2023年免征購置稅政策落地后,新能源汽車消費可享受的直接紅利依然可觀。
日前,乘聯會發布報告指出,9月多地車市受到疫情負向影響,下旬開始陸續恢復。8月31日國常會再提“促進汽車等大宗消費”,各地積極響應、發布新一輪補貼政策,助力月底銷售沖刺,對車市起到持續托舉作用。隨著政策端的刺激催化,中央地方新能源汽車消費支持政策的不斷推出,使得新能源汽車消費得以持續增長,9月新能源車零售預計58萬量,同比增長高達73.9%。
東亞前海證券研報指出,在當前汽車電動化的大趨勢下,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有望充分受益于電動車滲透率不斷提升的大趨勢。考慮到目前政策端發力并沒有結束,疊加下半年消費旺季,預計后端新能源汽車消費還有一段行情上升的機會,并帶動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鏈的需求上升。
投資思路 建議關注細分賽道相關標的
東吳證券表示,政策托底新能源汽車需求,疊加供給端新車持續推出,看好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高增速。從需求維度來看,免征購置稅政策保證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依然享有明顯補貼紅利,保障終端需求持續;從供給維度來看,2023年比亞迪、吉利、長安、長城的主流一線車企全新PHEV車型持續推出覆蓋15-25萬元價格區間,EV持續發力大眾消費市場;理想、蔚來、小鵬、哪吒、領跑等新勢力車企均迎來新一輪產品大年,20萬元以上中高端市場新車密集,刺激不同消費預算的用戶購車消費。
考慮供需雙向利好因素,東吳證券預計2022年、202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批發銷量分別657萬輛、91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9.4%、39.1%,滲透率分別為27.3%、36.9%;新能源汽車交強險口徑上牌量分別為598萬輛、82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6.8%、38.6%,滲透率對應分別為28.9%、39.5%,依然保持較高增速。
對于具體投資標的,東吳證券看好汽車中長期四大邏輯依然成立 (總量有底線+新能源高增長+自主份額提升+出口高增長)。繼續堅定全面看多汽車板塊。預計汽車板塊有望企穩,優選三季報業績預期靚麗+估值相對合理+配套四季度加速上量新能源車型。基于覆蓋個股中排序前三標的為拓普集團 (全面受益新能源車企)、文燦股份(受益蔚來、理想等)、德賽西威(受益理想、小鵬等)。
此外,展望未來6個月的配置策略,東吳證券認為,零部件優于整車。主線一:龍頭優勢依然明確且業績高增長標的優選比亞迪、拓普集團、德賽西威。主線二:優選三大零部件賽道、智能化核心部件企業華陽集團、經緯恒潤、伯特利、炬光科技;一體化壓鑄方面的愛柯迪、旭升股份、文燦股份;舒適性部件企業繼峰股份、保隆科技、中鼎股份。主線三:布局整車向上突圍品種長安汽車、江淮汽車、長城汽車。
東亞前海證券則指出,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策推遲至2023年底,行業高景氣狀態進一步延續,建議關注細分賽道相關標的。整車相關標的:比亞迪、江淮汽車、塞力斯;智能化相關標的:華陽集團、華工科技、炬光科技;一體化壓鑄相關標的:拓普集團、愛柯迪、萬豐奧威。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