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鵬控股上市不到兩年股價破發:業績大幅下滑,公司回購、創投減持疑打“配合”
編者按:成功上市不是“終點”,而是企業發展的新起點、新征程。在資本市場不進則退,勢必會遭到“唾棄”。新股回頭看,關注2019年以來上市企業,“把脈”它們上市后的經營發展、業績表現、股價走勢等。

市場一貫信仰公司回購是提振股價的利好,然而東鵬控股(003012)回購卻遭遇了滑鐵盧,非但沒有達到想象中提振股價的效果,反而越買越跌。近期,東鵬控股公布回購最新進展顯示,回購計劃無論在時間還是金額上進度均已過大半,已斥資近1.3億元,而反觀公司股價,早已“破發”。
《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發現,東鵬控股上市不到兩年股價“破發”的背后,是公司業績不佳,IPO前財務投資股東在首發限售股解禁后紛紛減持套現。值得一提的是,回顧東鵬控股控股股東提議回購的時間點,恰好在創投股東限售股解禁后,實施減持前,難免有瓜田李下之嫌,是否為配合創投出貨令人生疑。
上市后業績不佳
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的整體家居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東鵬控股,于2020年10月登陸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瓷磚和潔具,此外還生產銷售木地板、涂料產品。
上市前,東鵬控股在招股書中表示,“公開發行后,公司將繼續加大在研發技術、制造升級、品牌形象建設上的投入,持續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有效防范和化解經營風險,實現業務規模、盈利能力及綜合實力的全面提升”,并在業績下滑風險中稱“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弱,市場需求的逐漸恢復,預計公司業績將逐漸恢復”。
然而,東鵬控股上市次年凈利即下滑逾八成,今年中報延續下滑趨勢(見圖一),上市以來業績并不理想。2021年,東鵬控股即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9.79億元,同比增長11.46%;凈利潤1.54億元,同比減少81.97%;扣非后凈利潤僅為0.46億元,同比減少93.82%。
圖一:東鵬控股利潤表摘要

最新披露的2022年中報顯示,東鵬控股實現營業收入31.32億元,同比減少13.61%,凈利潤1.18億元,同比減少69.51%,扣非后凈利潤0.84億元,同比減少73.42%。短期公司受需求下滑及成本增加影響業績出現下滑。
拉長時間線來看,東鵬控股盈利能力承壓。2017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東鵬控股凈利潤分別為9.9億元、7.94億元、7.94億元、8.52億元、1.54億元、1.18億元,同比增長29.07%、-19.82%、0.09%、7.24%、-81.97%、-69.51%。與此同時,東鵬控股銷售毛利率也持續下滑,由2017年的37.21%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27.78%(見圖二)。
圖二:東鵬控股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變化

回購中邁向“破發”
上市后業績不佳的東鵬控股,股價也處于低迷狀態。
東鵬控股首發價格為11.35元/股,2021年3月2日盤中創上市以來最高價23.24元/股(前復權,下同)后,股價一路震蕩下跌,于今年3月份“破發”,更是一度在今年4月27日刷新低——7.4元/股。截至9日收盤,股價報8.07元/股。
事實上,東鵬控股早在2021年11月就拋出了回購計劃,當時股價接近發行價。
回購計劃是公司控股股東提議的。2021年10月30日,東鵬控股公告稱,收到了控股股東寧波利堅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寧波利堅”)《關于提議公司回購公司部分社會公眾股份的函》,寧波利堅持有東鵬控股29.43%股份。提議函具體內容為:“鑒于恒大事件等對東鵬的短期不利因素,并不影響公司良好的發展前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為完善東鵬控股長效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公司管理層及骨干員工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團隊凝聚力和公司競爭力,控股股東寧波利堅提議公司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部分社會公眾股份,回購的股份用于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同時,控股股東寧波利堅建議本次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不低于15000萬元且不超過30000萬元,回購股份的種類為公司已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A股),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回購價格不超過每股19.75元。”
公告還稱:“公司控股股東寧波利堅在提議前六個月內不存在買賣公司股份的情況,亦不存在單獨或者與他人聯合進行內幕交易及操縱市場行為。公司控股股東寧波利堅在回購期間沒有增持或減持公司股份的計劃。”
回購股份報告書在11月6日公布后,東鵬控股于2022年2月28日首次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回購股份數量為221574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0186%,其中最高成交價為11.72元/股,最低成交價為11.64元/股。到今年4月底,公司累計回購金額超過1億元。
9月2日,東鵬控股披露了回購最新進展,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474742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1.14%,其中最高成交價為11.84元/股,最低成交價為7.81元/股,成交總金額約為1.3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如今,回購計劃拋出已快一年,非但沒有達到想象中提振股價的效果,反而越買越跌,東鵬控股股價早已“破發”,開始逼近每股凈資產。
創投無懼“破發”持續出貨
一邊是公司回購,一邊卻是創投出貨。
控股股東提議回購計劃前,東鵬控股首發限售股解禁。2021年10月20日,東鵬控股49962.02萬股解禁,占公司總股本的41.96%,解除限售股份性質為首次公開發行前已發行股份。
首發限售股解禁后,東鵬控股多名股東大手筆套現。2021 年 11 月 6日,東鵬控股披露了《關于持股 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SCC Growth I Holdco B, Ltd.(以下簡稱“SCC Holdco B”)和北京紅杉坤德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喆德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上海喆德”)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和協議轉讓等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 6%。
2022年5月28日,東鵬控股收到SCCHoldcoB和上海喆德出具的《關于東鵬控股股份減持計劃實施情況的告知函》,截至2022年5月28日,上述減持計劃的期限已屆滿。SCCHoldcoB、上海喆德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減持的股份均來源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前已發行股份,減持總金額為48429.17萬元,其中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的價格區間為8.51元/股-13.18元/股。自公司上市以來,SCCHoldcoB、上海喆德累計減持公司股票4016.70萬股,累計減持比例為3.41%。在實施了減持計劃后,上述兩股東持股比例均降至5%以下。
5月31日,東鵬控股再次披露股東減持預披露公告,SCC Holdco B、上海喆德計劃減持公司股份的數量合計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6%。
結合招股書及中報數據看,東鵬控股上市以來,SCCHoldcoB、上海喆德已累計減持4213.54萬股,意味著仍在繼續套現。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喆德”為紅杉基金系機構,上海喆德與SCCHoldcoB之間未簽署一致行動協議,但減持時,東鵬控股仍比照一致行動人相關規則進行信息披露。
此外,中報顯示,另外兩名持股比例低于5%的股東也在套現。寧波東智瑞2022年6月10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557400股后,持股比例由5.0442%下降至4.99999%,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中報顯示,寧波東智瑞持股數量減少400萬股,寧波客喜徠持股數量也減少了352.88萬股。
從東鵬股份大宗交易數據來看,自去年11月以來,賣方均為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的營業部——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佛山季華五路證券營業部;今年2月以來,買方主要為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季華路證券營業部、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季華五路證券營業部、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佛山季華五路證券營業部及機構專用等。
2021年10月20日首發解禁,10月30日控股股東提議回購,11月6日創投股東減持預披露。盡管在提議回購的公告中稱“不存在單獨或者與他人聯合進行內幕交易及操縱市場行為”,但在這一時點提議回購難免有瓜田李下之嫌。回購和大股東減持方案同時推出,或前后腳,無論是回購抬高股價股東再減持,還是減持壓低股價再回購,都有打“配合”之嫌。
那么,為何在股價已破發的情況下,多名股東仍大手筆套現?是否不看好公司未來?東鵬控股實施回購計劃期間與股東減持時間重合,公司是否用回購為股東減持護航?IPO前,東鵬股份實控人與增資股東有無抽屜協議?
就上述疑問,《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此前致電并致函東鵬控股,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復。
記者 程述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