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戰略威力初顯 龍蟠科技與寧德時代啟動碳酸鋰合資項目
9月7日晚間,上市公司龍蟠科技(603906)發布了一則令人矚目的公告:龍蟠科技將與寧德時代下屬全資子公司——宜春時代新能源資源有限公司及唐山鑫豐鋰業共同投資合作年產3萬噸的碳酸鋰項目,總投資不超過人民幣15億元,合資項目實施主體為今年3月成立、由宜春時代持有的合資公司——宜豐時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根據公告顯示,龍蟠科技將以人民幣1元的價格,受讓宜豐時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61%的股權,并向合資公司實繳出資人民幣12200萬元;各方完成實繳出資后,宜春時代將占合資公司29%的股權。這是繼去年12月,寧德時代入股龍蟠科技子公司常州鋰源之后,兩家企業在資本層面的第二次合作,也標志著龍蟠科技在動力電池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領域的“一體化戰略”初顯成果。
深度綁定“寧王”龍蟠科技成為寧德時代重要合作伙伴
龍蟠科技總部位于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2017年在A股上市,自從2020年正式進入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領域以來,業績一路高歌猛進,去年整體銷量突破40億元,同比增幅達112%,今年上半年,整體銷量突破60億元,同比增幅達到371%。
起點研究(SPIR)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磷酸鐵鋰材料整體出貨量為41.7萬噸,而龍蟠科技半年報顯示的磷酸鐵鋰銷量已達3.98萬噸,以此推算,龍蟠科技在國內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目前的市場份額占比為9.5%,位居行業第三。目前龍蟠科技的磷酸鐵鋰產能約為8.5萬噸/年,預計到今年年底,產能可達到約19.75萬噸/年。
在競爭日益趨向白熱化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領域,龍蟠科技能在短時間內進入第一陣營,自然是有其過人之處,這其中,與第一大客戶“寧王”之間不斷加深的全面合作,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加分項。
2021年12月,龍蟠科技旗下子公司常州鋰源新增兩家“寧德系”投資機構。其中,寧德時代作為第三大股東的福建時代閩東新能源產業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約為10.43%,寧德時代全資的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問鼎投資有限公司持股約為9.57%,以此推算,寧德時代實際持有常州鋰源12.72%的股份。
此外,去年11月,常州鋰源子公司山東鋰源在山東鄄城興建年產5萬噸磷酸鐵鋰項目,寧德時代隨即與山東鋰源簽訂《預付款協議》,約定包銷山東鋰源新建項目投產之日起至2023年底前的全部產能,為確保項目早日投產,寧德時代預付山東鋰源3.5億元貨款,供項目建設使用。據了解,受疫情因素影響,這一原定于今年7月竣工的項目預計將在11月正式投產。
本次龍蟠科技與寧德時代共建碳酸鋰產能,是雙方在不到一年時間之內宣布的第三次“親密合作”,由此可見,龍蟠科技在寧德時代“朋友圈”內的重要性正在不斷提升。究其原因,除了龍蟠科技自身的實力之外,這與龍蟠科技在電池正極材料領域內長遠布局的“一體化戰略”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一體化戰略布局有效提升競爭力
龍蟠科技在正極材料領域內的布局主要體現在橫向與縱向兩個層面,縱向來看,龍蟠科技早在數年前便已啟動針對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新型產品的研發工作及其上游原材料磷酸鐵、碳酸鋰的產能布局。今年4月,龍蟠科技對外發布新型球狀磷酸鐵鋰產品——“鐵鋰1號”,這是由龍蟠科技深圳研究院的20多位研發專家歷時8年、經過2000多次反復實驗,研發推出的全新一代磷酸鐵鋰產品,可以大幅提升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在低溫環境下的性能表現,同時顯著提高充電速率。這一產品的成功面世,對于新能源汽車在寒冷地區的推廣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在磷酸鐵領域,龍蟠科技目前在建產能包括山東鄄城的10萬噸產能、湖北襄陽的5萬噸產能,此外,公司與新洋豐合建的湖北豐鋰年產5萬噸磷酸鐵項目已建成投產,并開始供貨。在碳酸鋰領域,今年5月,龍蟠科技宣布擬與唐山鑫豐鋰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9億元,投資開發建設年產3萬噸的氫氧化鋰/碳酸鋰項目,此次的公告,標志著這一項目的落地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從而意味著龍蟠科技向磷酸鐵鋰上游原材料領域延伸的產業布局又將完成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橫向來看,龍蟠科技除了全面進軍磷酸鐵鋰產業的各個上游環節之外,還是國內首家計劃在海外進行磷酸鐵鋰生產布局的企業,計劃在印尼中蘇拉威西省莫羅瓦利縣莫羅瓦利工業園內,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除此之外,“龍蟠”還在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這一未來的三元材料主流領域進行了提前布局:7月28日,龍蟠科技高鎳三元前驅體鋰電池材料項目在江蘇張家港開工。共投資15億元,建成后可年產5萬噸高鎳三元前驅體材料。這一項目的建設,將使得龍蟠科技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同時涉足三元、磷酸鐵鋰兩大正極材料體系上游原料領域的企業,將有效鞏固龍蟠科技在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領域內的全面發展優勢。
當前,新能源汽車在國內的市場滲透率已突破20%,即將在年底之前站上25%的關鍵點,由此而帶動的鋰電池全產業鏈產能投資熱潮仍然方興未艾,在這一競爭日益激烈的過程中,龍蟠科技的異軍突起讓我們看到,要想得到下游客戶更多的認可,除了必須擁有過硬的技術、出眾的產品之外,在產業鏈上游及時有效地進行前瞻布局,從源頭上控制好自己的成本,對于企業未來的勝出,可謂至關重要。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