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營收33.36億元逆勢增長 絕味食品新增門店1207家加速布局
受疫情反復擾動、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2022年上半年,休閑鹵味行業迎來艱難時刻。A股市場上,包括絕味食品在內的“鹵味三巨頭”,業績均不如人意。不過,持續增長的門店數量、已經過會的定增方案、正式掛牌的院士工作站,為此后絕味食品的業績增長增添了不少底氣。
8月30日晚間,休閑鹵味領軍企業絕味食品披露2022年中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36億元,同比增長6.11%;歸母凈利潤9859.27萬元,業績同比下滑。
這并非個案,“鹵味三巨頭”中的另外兩家,周黑鴨、煌上煌業績表現也相當慘烈。其中,周黑鴨上半年營收為11.81億元,同比下降18.7%,歸母凈利潤1837.7萬元,同比下滑92%;煌上煌營收11.82億元,同比下降15.98%,歸母凈利潤7991.55萬元,同比下降46.7%。
絕味食品表示,業績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系公司為響應國家疫情防控的要求,上半年部分工廠及門店暫停生產與營業,對公司銷售及利潤造成一定影響。
此外,因原材料成本上漲、銷售費用增長、給予加盟商補貼費用等因素,導致利潤同比減少。
絕味食品主營休閑鹵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堅持“深耕鴨脖主業,構建美食生態”的戰略方針,“絕味”品牌以口味獨特、品種多樣、貼近時尚的特質成為全國鹵制休閑類食品的領軍品牌。
2022年上半年,面對原材料成本、能源等價格上漲的壓力,絕味食品開展多層次的降本增效。
在供應鏈方面,絕味食品通過壓縮生產周期、降低單位能耗,最大限度地提升生產效率,壓縮生產費用和成本;產品管理上,將現有產品分為全國型、區域性、階段型及補充型產品,分別關注標準化、活力釋放、蓄能儲備和異業合作等方向,同時利用公司集采優勢,通過海納百川、被投企業服務等渠道展開代工業務,充分利用產能。
盡管行業整體承壓,但絕味食品持續發力門店擴張、產能提升、技術進步,報告期內取得重大進展,為下一步公司經營發展和業績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上半年,絕味食品適當加快門店擴張節奏,重點加大在疫情影響較小場景的開店布局,加速提升市占率。截至6月末,絕味食品內地門店總數14921家(不含港澳臺及海外市場),較年初凈增長1207家。
今年4月份,絕味食品募資11.8億元的定增方案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目前這一方案正待實施。相關募集資金將投入廣東阿華年產65700噸、廣西阿秀年產25000噸兩個鹵制肉制品及副產品加工建設項目。此次定增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提升產能、提升市占率,進而增厚公司業績。
5月17日,中國工程院單楊院士工作站在絕味食品正式揭牌。單楊院士工作站將從創新工藝、速凍保鮮技術的應用、食品深加工、散裝食品標準化等領域出發開展研究,提升食品質量,優化消費者的食用體驗,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這場學術界和鹵制品企業的跨界“碰撞”,無疑使得絕味食品在鹵味技術研發領域取得行業領先地位。
此外,在深耕主業的同時,絕味食品積極探索布局“第二、第三增長曲線”,致力實現“構建美食生態”的目標。公司通過全資控股的深圳網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與外部專業投資機構合作,重點圍繞鹵味、特色味型調味品、輕餐飲等與公司核心戰略密切相關的產業賽道進行投資。
中報顯示,絕味食品及深圳網聚主要對外投資企業已達27家。其中,不僅包括種鴨養殖上游企業、速凍米面食品生產供應商、多家冷鏈物流公司,還投資了廖記棒棒雞、盛香亭、和府撈面、幸福西餅等知名品牌。
絕味食品表示,下半年公司將以提升門店運營能力作為重點工作,以消費者為導向,以市場為核心,因地制宜的制定市場經營策略,通過加盟商委員會各層級組織的自驅力驅動,品牌營銷和門店強基運營雙管齊下,為門店終端賦能,提升門店營收,加大不確定情況下的門店抗風險能力,以達成相應業績指標。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