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兩個全球股票指數,同仁堂獲國際市場關注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國際資本持續看好中國市場。近年來,A股市場國際價值地位越來越凸顯,多家國際機構表達出對A股市場的看好。8月,同仁堂(600085)憑借其規模大、流動性好、行業代表性強等特點,先后被納入兩個全球股票指數。
8月11日,全球知名指數公司MSCI Inc宣布了季度審核變更結果,同仁堂被納入最受關注的明晟中國指數,本次調整將于8月31日收盤后正式生效。8月19日,全球第二大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公布了其旗艦指數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的季度審議結果,新納入98只A股股票,同仁堂成功入選,該調整將于9月16日收盤后正式生效。
總市值650億元,資本市場持續看好
有專家認為,富時羅素等國際指數范圍涵蓋全球,對國際金融市場引導力較強,近年來國際指數逐步提高中國市場的權重,有利于給國內市場帶來海量低成本的增量資金,為國內企業加大研發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投入提供支撐,也有助于相關企業的資本市場表現。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表示,被納入指數的公司都經過了較為苛刻的篩選,在公司治理、上市合規、盈利狀況等方面表現相對優異,且大部分股票流動性和成長性較好,擁有較高回報率。有研究表明,大多數資本市場都存在指數效應,當指數樣本股調整時,調入的新樣本股的價格和成交量有望在中長期內維持穩步上升態勢,估值也可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繼今年6月納入上證180指數后,同仁堂又被納入兩個國際指數,表示同仁堂股票在國際資本市場得到進一步關注,也代表同仁堂品牌逐步邁出國門,在全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同仁堂是我國中醫藥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已有353年歷史,不僅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嚴苛的制藥工藝,更有大膽革新的勇氣和魄力,1997年正式走入資本市場,接受市場的考驗。
作為國內老牌的主板企業,同仁堂目前總市值650億元,憑借穩健的業績,成為投資者的“心頭好”。2022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同仁堂實現營業收入75.07億元,同比增長2.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43億元,同比增長19.12%。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同仁堂經營業績穩中向好。
聚焦高質量,壯大未來發展底氣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同仁堂堅持高質量發展戰略、大品種戰略、精品戰略,從黨建、管理、創新、科研、營銷等多面發力,贏得社會各界認可。
在2022年西湖論壇上,同仁堂手工精品安宮牛黃丸隆重發布,引發了現場嘉賓及市場的極大討論和關注。據介紹,同仁堂安宮牛黃丸有文字記載的傳承至今已有150多年,在這百余年間,因其將自身的制藥工藝和御藥房制藥標準、傳統中醫藥文化、中華文化有機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安宮牛黃丸傳統制作技藝,并于2014年獲批為國家級非遺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由中國工程院主辦的第349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暨2022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大會在西湖論壇期間舉辦,會上發布了《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烏鎮宣言》和舉行了“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體”成立儀式,作為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體成員單位,同仁堂股份副總經理張春友表示,愿與醫藥界同仁一道把中醫藥偉大寶庫“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為健康中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2021年,同仁堂研發費用達到1.7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38%,圍繞創新產品開發、名優品種培育、生產和質量攻關、藥材溯源體系建設、共性技術儲備、炮制技術的傳承發展開展研究。“十四五”期間,同仁堂將加快醫藥工業升級,加強“中藥智造”建設,向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方向不斷努力。目前,同仁堂正通過“工藝優化-設備自動化升級-信息系統打通融合”路徑完成數字化工廠建設,借助云計算能力對數據進行建模、分析、轉化,從而建立信息互聯機制,指導生產。
以黨建為引領,以品種為核心,以科技為支撐,以創新為突破,同仁堂正朝著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的步伐。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