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排隊追“光” 跨界投資謹防蹭熱點
本報訊(記者 劉揚)上市公司“跨界”新風口不斷轉移。8月22日晚間,宣布“跨界”進軍光伏后獲四連板的中南文化收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跨界設立光伏子公司是否存在重大風險。
8月17日,中南文化披露稱,公司擬與關聯法人江陰蘇龍熱電有限公司、江陰熱電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江陰國聯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聯新能源”),涉及光伏開發、建設和運營。中南文化主營業務為金屬制品、電視劇等業務,同國聯新能源經營范圍存在較大差異。根據2021年年報顯示,中南文化營業收入主要來自于法蘭、管件和容器等金屬制品的生產銷售。
8月16日晚間,主營益智玩具的沐邦高科披露收到上交所問詢函。8月16日,沐邦高科宣布與鄂州市鄂城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建設10GW 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同時終止前期與南昌市安義縣人民政府簽署的8GW 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投資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上交所隨即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自首次披露有關框架協議至今,公司對光伏電池項目的研發投入情況、投資金額及投資類別,以及在缺乏生產技術儲備、人才團隊尚在籌建階段的情況下,頻繁披露擬開展大額投資的原因及商業合理性。
此外,主要從事紙業生產和銷售的景興紙業今年5月27日公告,擬投資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在選定的現有廠房屋面及墻面安裝新光伏發電設備,項目設計裝機容量為5947KW;6月16日,金剛玻璃公告披露,擬與歐昊集團共同出資設立一家子公司,建設4.8GW高效異質結電池片及組件項目;6月17日,正邦科技公告稱,與國家電投浙江分公司簽訂《“碳中和”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合作協議書》。雙方加快布局光伏、風電、綜合智慧能源等產業,力爭在三年時間內,建設生態光伏、風電、分布式及集中式綜合智慧能源約1000萬千瓦,預計投資總額400億元左右。
今年以來,除了上述5家公司外,還有聆達股份、新筑股份、皇氏集團、漳州發展、華民股份、江蘇陽光、綠康生化、天宸股份、華翔股份、湖南發展、榮晟環保、寶鷹股份、麥迪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跨界”瞄準光伏風口。
值得一提的是,“跨界”并非沒有風險。合作開發鋰礦項目遭合作方單方面解約,跨界鹽湖提鋰“告吹”的利空消息讓宋都股份的股價在8月19日跌停收場。
“跨界確實有風險,但也有做得好的。比如今年十倍大牛股鈞達股份,一開始主營為汽車塑料內外飾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1年正式涉足光伏行業。正因為抓住了光伏風口,才有了股價的暴漲。”8月23日一位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對上市公司的跨界并購行為不能一概而論。對某個領域集中扎堆的跨界行為,監管層和投資者都應予以足夠重視和謹慎。監管層面,要著力推進建設健康有序規則化的并購市場。對于投資者,不能盲目追捧跨界并購,要提高警惕,從并購交易的各個角度進行全面甄別。對于上市公司頻現蹭熱點的現象,監管部門有必要強化管理,以凈化市場環境。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