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反彈 大盤“風向”有變 存量資金博弈下宜“棄高取低”
隨著金融為首的權重股反彈,本周大盤震蕩走高,主板走勢明顯強于創業板、科創50指數。本周上證綜指上漲1.55%,深證成指上漲1.22%,創業板指上漲0.27%,科創50指數下跌0.96%。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題材股輪動仍是常態,而權重股的動向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金融股走強
本周,大盤呈現震蕩盤升走勢。周一至周三,題材股輪番表現。周四,券商、保險、多元金融大幅走高拉動股指上行。周五,金融股保持強勢,多元金融上漲2.67%,保險上漲0.87%,銀行上漲0.01%。
受到權重股走強帶動,本周主板表現強于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本周上證綜指上漲1.55%,報收3276.89點;深證成指上漲1.22%,報收12419.39點;創業板指上漲0.27%,報收2690.83點;科創50指數下跌0.96%,報收1146.19點。
從本周板塊表現來看,煤炭開采、飾品、燃氣、化學纖維、煉化及貿易、環保設備、玻璃玻纖、消費電子領漲;養殖業、飼料、乘用車、調味發酵品、冶鋼原料、能源金屬、醫藥商業、醫療服務、軍工電子跌幅居前。上周領漲的半導體板塊本周下跌0.30%。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板塊本周漲幅超過4%。個股方面,國元證券、光大證券、華西證券、方正證券、浙商證券位居漲幅前五位,周漲幅分別為20.50%、11.66%、8.66%、7.68%、7.25%。
中航證券認為,隨著A股去散戶化趨勢的持續推進和機構投資者數量的持續增長,證券公司業務開展正逐步趨向機構化。在行業監管趨緊的背景下,頭部券商具備更強的風控能力,在機構客戶資源方面具備優勢。值得注意的是,《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規定》日前發布,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規定》明確要求,嚴禁開展通道業務,并對銷售管理、審慎經營等作了規定。《規定》的發布主要是為了保障保險資管公司增強風控能力,引導其側重于長期資金投資。
題材股快速輪動
本周,題材股仍是市場中最活躍的群體,軍工、光伏、半導體等熱門賽道股時有表現,而消費電子本周持續走強值得進一步關注。
消息面上,全球半導體營收增速連續第6個月下滑,Gartner下調2022年全年半導體增速。2022年6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508億美元,同比增長13.3%,同比增速較上月收窄4.7個百分點,自2022年1月以來已連續6個月收窄,也是2021年2月以來成長速度首次低于15%。根據Gartner最新預測,2022年全球半導體收入預計將增長7.4%,低于2021年的26.3%,低于上一季度預測的2022年增長13.6%。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第四個季度下降。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86億臺,同比下降8.7%。中信證券認為,市場需求下降是智能手機市場最大的問題,受通貨膨脹影響,今年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有所下降;此外,隨著手機性能不斷升級,消費者普遍降低了手機換代的速度。中信證券建議投資者關注數據中心、汽車、工業業務占比高的芯片公司。此外,在全球晶圓廠擴建產能潮下,SEMI預計全球半導體設備營收今、明兩年都將創新高,美國收緊技術出口管制,芯片設備國產化進程有望提速。
個股方面,近期半導體板塊龍頭大港股份周一至周四連續漲停,周五下跌6.68%,股價止步八連板,這對于短期高位題材股而言或是風向標。
震蕩走勢或延續
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題材股輪動仍是常態,而權重股動向值得投資者關注。
華鑫證券高級經理曹先生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近期題材股波動較大,操作上切忌盲目追高。而隨著權重股走強,周四、周五兩市成交額突破萬億元,這也表明近期大資金偏向于低估值藍籌股。不過從周成交量來看,目前A股仍是存量資金博弈。下周,投資者可持續關注權重股走勢。從大盤來看,滬指3280點上方壓力較大,沒有成交量配合很難一舉攻克。
國盛證券認為,隨著白馬股超跌反彈,市場風格或將改變,可適當關注超跌白馬股的估值修復機會,同時關注通脹壓力下的可選消費、必選消費類機會,賽道類中半導體芯片、高端制造、無人駕駛等題材或有結構性機會。
川財證券表示,隨著短期不確定因素逐步消退,疊加全球流動性迎來放寬預期,市場有望進一步走強。短期關注具備“國產替代”邏輯的高端芯片、計算機板塊,中長期關注電力產業鏈、軍工、數字經濟等方向。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