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凈利潤達14億元 李世江為多氟多擴產指明方向
8月9日晚間,多氟多(002407.SZ)披露2022年半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27億元,同比增長107.5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02億元,同比增長355.54%。
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33.73億元,同比上升102.22%;單季度歸母凈利潤6.71億元,同比上升212.38%;單季度扣非凈利潤6.43億元,同比上升211.94%。
中報披露,多氟多經營現金流達7億元,同比增長311.96%;基本每股收益達1.8元,同比增長327%;公司研發投入達5.02億元,同比增長461.79%;存貨達16.8億元,原料庫存充足。
多氟多表示,上半年經營業績顯著增長,主要是借助行業發展機遇,產能加速投放,持續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整體盈利能力大幅度提升。
六氟磷酸鋰產能將達5.5萬噸
8月7日,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電池電解質分會成立會議召開,多氟多總經理李云峰當選為會長。他提出,要以“聯合創新、資源整合、協同發展”為宗旨,加強行業協調、建立企業和政府間溝通服務的橋梁,整合資源服務企業,市場協同規范行業,為中國新能源電池核心材料的市場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貢獻。
作為電解質行業的絕對龍頭,多氟多“拳頭”產品六氟磷酸鋰產銷情況備受關注。
中報披露,多氟多目前具備3萬噸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的生產能力,根據擴產規劃,預計2022年底總產能達 5.5萬噸。客戶涵蓋整車、電解液大多數主流廠商,并出口韓國、日本等國家,產銷量位居全球前列。
此前,多氟多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六氟磷酸鋰產品大部分產能已簽訂長單,未來新建產能也有部分已被長單鎖定。同時,多氟多在六氟磷酸鋰的原材料氟、磷、鋰三個原素均有布局,已通過共同投資、參股或者長期訂單的方式來保證原料供應。
電子級氫氟酸方面,多氟多現具備年產50000噸電子級氫氟酸的產能,其中半導體級10000噸。正在擴建的30000噸/年半導體級氫氟酸產能,預計在未來一年內將分期投產,主要客戶涵蓋半導體、液晶顯示等多個領域的知名企業。
業內人士指出,公司的電子級氫氟酸等新材料產品發展勢頭強勁,未來有望成為公司利潤的第二增長極,打開長期增長空間。
開發出軟包疊片鋰離子電池
中報顯示,多氟多結合國際主流的三元、錳酸鋰和磷酸鐵鋰為正極材料的技術路線,開發出容量大、功率高、安全性突出、高低溫性能優越的軟包疊片鋰離子電池。公司與國內多家主要新能源整車企業及知名電動兩輪車車企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儲能系統、電動工具等領域。公司正加快推進圓柱電池和方形鋁殼電池的研發和生產,60130大圓柱電池即將量產。
中報披露,現階段多氟多鋰電池具備3.5GWH產能,子公司廣西寧福新能源在建年產20GWH鋰電池產能,一期項目5GWH產能將于今年年底投產,屆時公司動力電池可達8.5GWH生產能力。
此外,多氟多年產1萬噸高端鋰電池用聚偏氟乙烯(PVDF)項目已開工建設,計劃于2023年內投產。另外,PVDF作為鋰電池粘結劑及隔膜涂覆的首選材料,在航空航天、高端涂料和醫療、科研等前沿領域應用廣泛。
目前,隨著新能源電動車產銷兩旺,PVDF市場需求正在迅猛提升,進入高景氣周期。公司已有碳酸亞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相關添加劑技術專利,具備產業化能力,將根據市場需求量產。
李世江為多氟多擴產指明方向
業績亮眼的背后是行業景氣背景下準確的研判及方向把控。
多氟多在董事長李世江的引領之下,走出了一條“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的技術創新之路,牢牢把行業的話語權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在7月21日舉辦的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李世江表示,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鋰打破國外壟斷,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但在市場爆發前沒有做好準備,導致產能不足,市場供不應求。唯有拼盡全力擴大產能,給市場一個交代。
李世江指出,在積極擴產以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要防范瘋狂擴張帶來的“灰犀牛”,高度警惕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多氟多也在積極進行擴產,但不是盲目的擴產,而是通過戰略合作、股權投資等方式,擴大朋友圈,鎖定市場。
同時,加大研發力度,實現各個環節的技術創新。多氟多自2022年開始正式批量供貨臺積電半導體級別的氫氟酸,成功打入臺積電的供應鏈,這些都是積極創新研發后的成果。
李世江表示,多氟多不斷提高元素回收利用率,延伸產業鏈,整合資源,進一步降本增效。一系列舉措都保障了在行業即使步入低谷時,依然能夠以高品質、低成本的產品優勢確保競爭力,無懼市場波動。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