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后首只強贖可轉債產生 由贖回導致風險波動或明顯降低
本報訊(記者 劉揚)8月9日,石英轉債成為《可轉換公司債券交易細則和自律監管指引》(下稱《可轉債指引》)正式實施后的首只強贖可轉債,同時也是當前市場上正常交易的價格最高的可轉債。
8月9日,石英股份發布關于實施“石英轉債”贖回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今日,公司再度發布關于實施“石英轉債”贖回的第二次提示性公告,同時發布關于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變動超過1%的提示性公告。在此之前,石英轉債已先后6次觸發提前贖回條款,石英股份皆公告不贖回。8月9日,石英轉債收報于982.741元/張,上漲5.12%。
值得一提的是,《可轉債指引》下,可轉債提前贖回規則有新變化。據石英股份公告,石英轉債最后交易日為8月9日,最后轉股日為8月12日。與此前最后交易日、轉股日為同一日相比,3天的時間差,為投資者留出更多轉股操作時間,以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這也意味著,投資者想要賣出石英轉債須在8月9日收市前完成,轉股則必須在8月12日收市前完成。
除石英轉債外,還有多只可轉債公告提前贖回。
8月9日,中大力德發布關于中大轉債贖回實施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公告顯示,自2022年7月19日至2022年8月8日期間,公司股票已有1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不低于“中大轉債”當期轉股價格(16.77元/股)的130%(含130%),已經觸發《募集說明書》中約定的有條件贖回條款。公司董事會同意行使“中大轉債”的有條件贖回權,按照債券面值加當期應計利息的價格贖回在贖回登記日收市后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登記在冊的全部未轉股的“中大轉債”。
根據Wind進一步統計,8月份將有5只可轉債被提前贖回。同和轉債、祥鑫轉債、高瀾轉債、海蘭轉債、雷迪轉債將分別于8月15日、18日、19日、23日、31日提前贖回。9月7日,美力轉債也將被提前贖回。其中,同和轉債、祥鑫轉債、高瀾轉債、海蘭轉債4只可轉債在新規落地之前宣布強贖,沿用舊規,贖回登記日與最后交易日都是同一天。
但如果遇到可轉債流通面值低于3000萬元時,最后交易日可提前。根據《可轉債指引》,可轉債流通面值若少于人民幣3000萬元時,自公司發布相關公告三個交易日后將停止交易。
雷迪轉債、中大轉債、美力轉債在新規落地后宣布強贖,可轉債贖回登記日前的第3個交易日起,停止交易或者轉讓,同時預留3天時間給投資者進行轉股操作。
實際上,自8月以來,已有中大力德、江豐電子、臺華新材、朗新科技、拓爾思、齊翔騰達、伯特利等公布發布可轉債可能滿足贖回條件的公告。
“新規落地之后,發行人一方面將迎來不贖回的‘冷淡期’,另一方面,還需公布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東、董監高在未來6個月內減持可轉債的計劃,可能對贖回傾向帶來一定影響。”廣發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劉郁分析認為。
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總量研究負責人、固收首席張繼強則指出,《可轉債指引》落地后,高價轉債估值的合理中樞有所下降,并且可能略增加條款博弈機會。“首先,由贖回導致的風險波動將明顯降低,且發行人判斷是否執行贖回也將更理性,高價轉債估值的合理中樞有所下降。贖回層面的風險,主要來自高價轉債從不贖回預期轉向贖回的變化。不贖回時間間隔增加至3個月后,轉債再次觸發贖回的時間分布將更分散,對應系統性風險減小;投資者判斷贖回預期和是否應繼續持有轉債也更從容,每只轉債一年內最多判斷四次贖回預期。”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