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比中光:國內3D視覺感知龍頭蓄勢待發
奧比中光(688322)成立于2013年,是國內率先開展3D視覺感知芯片和技術研發并實現3D視覺傳感器產業化的企業之一。公司主營業務為3D視覺感知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在產品方面布局消費及工業級設備,應用結構光、iToF、dToF、Lidar、工業三維測量等軟硬件技術。公司已服務全球客戶超過1000家,多款產品銷量已突破百萬。受益于公司3D視覺感知技術持續迭代及下游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公司2018-2021年營收從2.10億元增長至4.74億元,復合年均增長31.3%;受行業初期規模化應用領域有限、持續高強度研發投入影響,公司目前尚未實現盈利,2021年公司凈利潤為-3.36億元。
多樣化應用場景推動3D視覺感知商用空間增長。目前主流3D視覺感知技術包括結構光、iToF、雙目、dToF、Lidar、工業三維測量等。3D視覺感知技術的下游應用領域廣泛,在生物識別、AIoT、消費電子、工業三維測量等領域已有實際場景應用。根據Yole數據,2019年全球3D視覺感知市場規模為50億美元,2025年預計達到150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20%。從下游應用來看,3D視覺感知最重要的應用在于消費,2019年占比40%,預計2025年占比將達到54%。消費級應用主要包括智能手機、智能電視、醫保核驗支付、智能門鎖、線下零售、智能交通、家庭娛樂、服務機器人、VR房屋、智慧農牧等。
公司擁有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深度方面,公司重點在芯片、算法、光學等技術方向,結合已有技術基礎以及市場前瞻性研究,對各個技術進行拓展及深化;廣度方面,公司全面布局六大主流的3D視覺感知技術。通過“深度+廣度”雙向驅動,打造3D視覺感知一體化科研生產能力和創新平臺,實現公司3D視覺感知技術的全面協同發展。
公司得到全球性知名廠商的合作支持,積累了一批行業龍頭客戶,主要產品已在多個領域實現商業化應用:在生物識別領域,公司為螞蟻集團定制開發超百萬臺用于線下支付的3D視覺傳感器,同時在智能門鎖領域與超50家企業達成合作;在消費電子領域,公司曾為OPPO、魅族批量供應手機產品,目前3D視覺在手機上應用較少,成本下降及應用增加有望帶動成長;在AIoT領域,公司已服務全球超過1000家客戶,其中在3D空間掃描領域為Matterport、貝殼如視等提供房屋VR掃描產品,在服務機器人領域也已形成規模化應用。此外公司與微軟合作的前沿ToF攝像頭產品預計將于2022年實現量產;在工業三維掃描領域,公司通過多項核心技術打破歐美壟斷,并為全球三大汽車彎管生產企業之一日本三櫻提供三維光學彎管檢測系統;在汽車領域,激光雷達、車外身份識別、車內交互等多場景已有布局,有望成為中長期成長點。
募投項目全面提高3D視覺感知技術迭代升級,推動核心技術產業化應用。公司本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實際募集資金12.4億元,扣除發行費后將投向“3D視覺感知技術研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通過持續加大對3D視覺感知技術的創新投入,一方面實現核心技術持續迭代創新;另一方面拓展更多應用場景,打造應用生態,保證商業可持續性。
招商證券表示,盡管受行業初期規模化應用領域有限、高強度研發投入影響,公司短期尚未實現盈利,預計公司2022-2024年總收入分別為7.0億元、10.0億元、14.0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93億元、-1.42億元、-0.21億元。但考慮到3D視覺多樣化場景的應用前景、公司在行業內的領先布局,建議關注。
國盛證券表示,公司當前3D視覺感知技術的全棧式技術及多領域布局整體可對標國內外競品,有望進一步提升替代。同時公司基于卓越的光學、芯片、算法、系統、工藝交付等技術能力,迅速孵化新品,看好公司未來在3D視覺感知技術中的發展。預計公司2022-2024年營收分別為8.04億元、12.76億元、18.80億元;歸母凈利分別為-1.98億元、-0.66億元、1.18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6.28%、66.48%、277.99%。公司2021年尚未盈利,但未來成長空間廣闊,適用于PS估值,與可比公司寒武紀-U、睿創微納、云從科技-UW等對比來看,公司具備估值優勢。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記者 劉希瑋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