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失守3200點 兩市成交額突破1.18萬億元 在回調中積極把握績優股機會
周二,受隔夜外圍市場下跌及利空消息影響,兩市股指低開低走,滬指、深成指盤中一度跌超3%,午后跌幅略有收窄。8月2日兩市成交額明顯放大,成交逾1.18萬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超20億元。市場人士認為,回調或將是布局良機。當前市場估值水平整體仍處于偏低的狀態,短期調整點往往是難得的“黃金坑”,重點關注穩增長方向的綠色智能家電、汽車、軍工、半導體、汽車產業鏈。
A股、港股聯袂下挫
周二,上證綜指下跌2.26%,報3186.27點;深證成指下跌2.37%,報3186.27點;創業板指下跌2.02%,報2678.62點。港股方面,恒指收跌2.36%,恒生科技指數收跌3.01%,教育、汽車、科技板塊領跌,新東方在線跌近9%,新東方跌7.2%,長城汽車跌6.6%,小鵬汽車跌5.7%,嗶哩嗶哩跌5.76%,小米跌超4%,商湯跌4.3%。
國泰君安認為,指數金針探底,滬指留下較長下影線。盤中負面情緒逐步消化,承接盤力度較大,兩市成交量在下午2點過后就突破1萬億元,體現出市場對于當前底部區域較為認可。
市場人士謝后勤表示,突發事件導致A股下跌,當前市場估值水平整體仍處于偏低的狀態,短期的調整點往往是難得的“黃金坑”。盡管短期預期在降低,情緒也有所壓制,不確定性有所增加,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內經濟復蘇以及寬松的政策下,整體支撐的基礎和向好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投資者仍然可以積極把握低吸機會,重點關注穩增長方向的綠色智能家電、汽車、軍工、半導體芯片、汽車產業鏈。
英大證券李大霄表示,上午上證指數下跌一度超過百點,跌漲比例超10:1。面對市場波動,要冷靜理性分析和對待,秉承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理念,好股票的長期價值終會實現。
種業概念股逆市活躍
周二,農產品加工板塊異動拉升,金健米業漲停,深糧控股漲超6%,京糧控股、道道全、傲農生物、天康生物等跟漲。種業、糧食概念股盤中逆市活躍。消息面上,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4498號(農業水利類372號)提案答復摘要》提出,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扎實推動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種業創新攻關、種業基地提升、種業企業扶優、種業市場凈化行動,加快推進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農業農村部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扎實推動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種業創新攻關、種業基地提升、種業企業扶優、種業市場凈化行動,加快推進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同時,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創新政策措施,加快構建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加強指導、加大投入,強化對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扶持。
機構表示,種業為農業的“芯片”,是糧食安全的基石。政策暖風頻吹利好轉基因商業化進程的加快。建議關注轉基因技術優勢明顯、具有核心育種優勢的龍頭種企。東北證券表示,預計國內轉基因種子合法銷售最快于今年四季度開始啟動,而轉基因作物種植或最早始于明年春播。不過,轉基因大豆、玉米的用途依然料僅限于加工原料,不會直接進入食品流通領域。轉基因技術推廣將帶動我國玉米、大豆單產和種植收益的提升,種植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也有望分享技術紅利。重點關注具備先發優勢的轉基因性狀企業以及受體品種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傳統育種企業。
平安證券認為,A股市場將延續震蕩走勢,在國內政策助力轉型發展、流動性維持充裕的環境中,中期結構主線仍將以稀缺的高景氣制造成長產業為主,建議自下而上圍繞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智能駕駛等需求強勁的產業鏈尋找投資機會。
短期風險快速釋放
周二A股市場出現放量急挫態勢。上證綜指、創業板指等主要股指跌幅均逾2%,滬深兩市成交金額也逾萬億元,顯示市場的拋壓在迅速放大。不過,個股行情雖然普跌,但未出現大面積的跌停板現象,說明短線拋壓漸近尾聲。
國泰君安上海研究部總監邊風煒認為,很多人認為調整是與一些地緣問題相關,我覺得不光是這個原因,這一波調整的核心原因是經濟的數據不達預期。在6月份的經濟數據回暖以后,7月份的經濟數據不達預期,而且高層的講話似乎對于今年的經濟目標有所降低,這是這一波調整的核心原因。這一波調整的主跌段是由權重股在短期完成的,而且從目前來看,相關的金融、地產、機械、水泥都出現了連綿的下跌。后市需要關注調整何時結束,現在的量縮還不夠。在調整過程中,可以分批關注相對低估的東西,比如ETF的定投,或者逐步左側加一些。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表示,調整大概率已經接近尾聲,8-9月,市場依然有進一步上漲的動力,私募倉位還未補完。
記者 黃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