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采購價大幅上漲 華能國際:高煤價吞噬中期利潤
華能國際(600011)近日發布半年報,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167.6%。根據國新辦發布會數據,截至7月12日,電煤的中長期合同履約率超過了96%,向下游企業讓利超過600億元。機構認為,考慮到煤電電價最高可上浮20%,且高耗能行業漲幅不受此限制,在長協煤價及市場化電價的雙重作用下,下半年火電盈利能力有望修復。
燃料成本持續高位運行
華能國際是華能集團旗艦上市平臺,也是我國最大的上市發電公司之一,公司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及裝機容量均高居全國第一。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68.7億元,同比增長22.7%;實現凈利潤-30.1億元,同比下降167.6%。
在電價方面,上半年,境內各運行電廠平均上網結算電價為505.69元/兆瓦時,同比上漲20.70%。在電量方面,上半年,公司完成上網電量1965.4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5.61%。
對此,東吳證券分析師劉博認為:“二季度,上海、廣東、吉林、海南、遼寧、江蘇、福建、河北、湖南、浙江、山東、黑龍江等地區用電需求下降較多;火電機組燃料成本持續高位運行,公司火電發電量同比下降。”
從集團目標以及華能國際在手儲備項目來看,劉博預計2022年至2024年,公司綠電裝機規模復合增速為40%,考慮到公司新增裝機中有部分海風項目,盈利能力相比陸風項目更強,因此,公司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應該比裝機復合增速更高,按照30倍PE計算,2022年新能源裝機業務貢獻歸母凈利潤約為60億元,對應目標市值為1800億元。
火電盈利能力有望修復
27日,上海一資深投顧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雖然公司盈利能力受燃料價格影響較大,但相比于2021年全年仍有所改善。”
“從303號文正式執行的兩個多月以來,國家及地方不斷加大煤炭中長期合同簽約履約監管,確保長協穩定供應且價格不超出規定的區間。”對此,銀河證券分析師陶貽功認為,“公司目前煤電裝機占比仍然較高,響應集團及國資委能源轉型要求的積極性強,我們預計十四五期間公司新增新能源裝機40GW,年均新增將在8GW左右。”
國海證券分析師楊陽認為,隨著進入用電旺季,疊加長協煤覆蓋率進一步提升,公司業績有望改善,隨著發改委長協煤政策的提出,以及長協合同換補簽工作的要求落實,長協煤覆蓋率有望提升,三季度燃煤成本有望回落,拉動公司業績改善。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