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額跌破萬億元 滬指先抑后揚 震蕩整固之后成長股或迎布局良機
周二,A股三大股指震蕩盤整,截至收盤,滬指漲0.04%,深證成指跌0.3%,創業板指跌1.77%。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3200只個股上漲,北向資金凈賣出額98億元。多只高位股午后跳水。市場人士認為,A股中線向好趨勢不變,市場韌性明顯。未來半年市場風格將會是先成長,再均衡,然后價值。投資者可在回調中布局成長股。
三大指數走勢分化
周二,在隔夜美股下跌的情況下,三大指數全天走勢分化。盤面上,軟件相關板塊集體走強,鴻蒙概念股大漲,國產軟件、游戲、網絡安全、數字貨幣等低位板塊輪番活躍。下跌個股方面,部分賽道股調整。7月19日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3300只個股上漲,超百股漲超9%。
7月19日兩市成交額9967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247億元,成交金額再度跌破萬億元。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上漲0.04%,報3279.43點;深證成指下跌0.3%,報12494.77點;創業板指下跌1.77%,報2750.87點。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98.59億元。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周二的上證指數微漲1.33點,北向資金流出98億元,但是大盤仍然頑強翻紅,重新展現出韌性。大盤表現出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個股漲跌比例超2:1,看弱實強。美聯儲的鷹派頂峰也許已經出現,對全球市場的拖累作用暫告一段落。最為關鍵的是疫情緩解,雖然還有多點散發,但最嚴重的階段已經過去了,這是穩定經濟的關鍵。我國強調加大穩定經濟增長的力度并不是空穴來風,下階段還會有更加有力度的舉措推出,各地開始發消費券會有一定效果,我們并不缺乏刺激經濟的舉措,對此要有充分的信心。
國泰君安認為,指數震蕩分化,滬指受到半年線附近支撐,創業板指跌幅相對較大。中國正處于經濟周期修復+低通脹+金融周期擴張的順風局,A股中線向好趨勢不變。平安證券認為,雖然A股在連續2個多月的反彈后短期有盤整訴求,但市場中期向上的邏輯未變,制造成長仍將占主導地位,短期建議更多關注中報業績高增或可能超預期的板塊及個股,以及盈利改善預期回暖的行業。
華為鴻蒙板塊逆市大漲
板塊方面,鴻蒙3.0下周將問世,概念股獲資金青睞,九聯科技、潤和軟件、誠邁科技、科藍軟件、常山北明等漲停或漲超10%。汽車股延續強勢勢頭,雷迪克、無錫振華、長源東谷、西上海等超10只個股漲停或漲超10%。電力設備板塊領跌,江蘇華辰、新特電氣、新強聯等跌超7%,錦浪科技、明陽智能、達爾博格跌超4%。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認為,近期投資者再次開始擔心成長的可持續性,當短期出現交易擁擠后,必然會出現風格再均衡,短期再均衡后,市場后續的風格取決于長期因素。未來半年市場風格將會是先成長,再均衡,然后價值。當下大概率是存量資金回補主導的急漲,V型反轉的高點不會超過前1年的最高點,也有可能是之后1年的高點。節奏上,V型反轉大概率還沒走完,7月會有些短期風險,中報業績、超跌反彈資金出現分歧、商品價格下行、美國衰退擔心等,V型反轉的終點可能在四季度,隨后會進入震蕩市。未來3個月配置建議:消費關注估值中等以及經濟回升、需求反轉的公司;金融地產建筑中關注超額收益持續到地產銷售企穩,風格回歸均衡,非銀進可攻退可守的上市公司;軟成長中關注長期具備成長性,利潤風險出清和低估值的上市公司;硬科技中關注資金和風險偏好回歸以及估值調整快于業績后修復的相關標的。
國盛證券認為,市場量能相對縮減,或昭示后期仍將在60日線上方反復震蕩。未來熱點可關注三個方面:首先是新能源方向中的光伏、風電、儲能等自身景氣度高的品種,強勢或將持續;其次關注糧食安全方向。異常氣候下全球糧食供應穩定性減弱,糧食安全風口或重啟;最后是中報預期差方向,股價的漲幅與業績的增速、預告報表與市場預期將形成預期差,或將啟動中報風口行情。
記者 黃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