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股持續升溫 量能重回萬億元 核心資產重心向新能源產業鏈轉移
周四,大盤呈現深強滬弱格局。受到金融、地產板塊下跌拖累,滬指反彈受挫;深證成指受到創業板大漲帶動逆市飄紅。14日,上證綜指下跌0.08%;深證成指上漲0.75%;創業板指上漲2.63%;滬深300指數上漲0.01%;科創50指數上漲2.28%。14日兩市成交額重回萬億元之上。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賽道股輪番表現,結構性機會仍會存在,如果金融、地產板塊能夠企穩,大盤短線則有望止跌。
雙創指數逆市上漲
周四,雙創指數逆市大漲。創業板指14日上漲2.63%,報收2819.13點。科創50指數上漲2.28%,報收1076.81點。相比之下,上證綜指走勢相對疲弱,當日下跌0.08%。
雙創指數14日走強,主要得益于新能源產業鏈相關板塊走強。數據顯示,固態電池、儲能、換電、鈉電池、特斯拉板塊位居漲幅前列;而跌幅居前的分別是公共交通、交通設施、電力、地產、保險、銀行。
受到消息面影響,金融板塊14日繼續走弱。其中,銀行板塊下跌1.96%,保險下跌2.08%,券商下跌0.76%。此外,地產板塊14日下跌1.46%。
銀行板塊中,除杭州銀行、常熟銀行小幅上漲外,其余40只銀行股下跌。其中,平安銀行下跌4.29%,招商銀行下跌3.75%,郵儲銀行下跌3.67%,興業銀行下跌3.23%。地產板塊中,天保基建下跌9.55%,中交地產下跌7.34%,深物業A下跌7.09%,金地集團下跌5.95%。
值得一提的是,創業板指第一權重股寧德時代14日上漲3.16%,報收556.01元/股。業內人士認為,寧德時代麒麟電池發布為公司新產品發展的里程碑,搶占行業制高點話語權,隨著鈉離子電池量產, 4C 充電、換電等標準推出,公司拉大行業差距;固態、半固態、凝聚態等新品繼續加大投入,高強度研發投入及高效研發轉換效率有望維持公司持續領先競爭力。
新能源產業鏈持續走強
14日,以新能源產業鏈為代表的題材股輪番表現。統計顯示,固態電池、儲能、換電、鈉電池、特斯拉位居漲幅前列。
中金公司認為,在穩增長背景下,電網投資逆周期屬性強,未來有望進入上行通道,疊加新能源大基地、分布式智能電網建設,看好電網投資持續加速落地,重點關注特高壓、配電網智能化、數字化等關鍵領域結構性變化。
數據顯示,電網板塊景氣度主要受宏觀、電網投資、關鍵事件等因素驅動。國網、南網已相繼發布穩住經濟有關措施,今年一季度電網投資態勢良好,同比增速達到15.1%,預計今年全年電網基建投資在5000億元以上,兩網全口徑投資或達6200億元以上。預計“十四五”期間電網投資較“十三五”增速10%以上,兩網全口徑投資或達3.3萬—3.4萬億元。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2年6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194.3萬輛,同比增長22.6%,環比增長43.5%。其中,豪華車零售31.0萬輛,同比增長26.0%,環比增長74.0%;自主品牌零售81.0萬輛,同比增長35.0%,環比增長31.0%;主流合資品牌零售82.0萬輛,同比增長12.0%,環比增長47.0%。6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26.1%、零售滲透率27.4%,較2021年同比大幅提升。興業證券認為,新能源乘用車環比改善超預期,訂單表現火爆。受益于供給改善、油價上浮預期而電價鎖定及各地出臺鼓勵消費政策力度大,在車購稅減半政策下,新能源車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環比改善超過預期,訂單表現火爆。
短期關注量能變化
上海一私募基金經理黃亞弟告訴記者,周四兩市成交額達10279億元,重新回到萬億元之上。盡管雙創指數大漲,但主板走勢仍低迷。受消息面影響,傳統的藍籌股金融、地產走弱,不排除有資金減倉的可能,而短線增量資金主要流向了新能源賽道。短期來看,如果成交量不能持續放大,大盤可能延續震蕩探底走勢。
興業證券認為,隨著公募基金發行逐步回暖,后續公募資金增量入市的步伐也有望加快。因此,“寬貨幣、寬信用”下,三季度仍是做多窗口。結構上,聚焦強者恒強的光伏、軍工、新材料、半導體、5G光纖光纜等景氣板塊。
國盛證券認為,當前半年報行情已經開啟,多支業績高增的個股已創出歷史新高,隨著半年報即將進入密集披露時段,業績有高增預期的板塊或為市場主線題材。操作上,需多一份耐心,以低吸為主,重在把握個股高拋低吸節奏。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