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控人獄中重啟減持 葵花藥業經營模式遭投訴
“公司去年經營業績不錯,營業收入止住連續下滑的勢頭、回歸增長,凈利潤也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但實控人怎么就突然重啟減持了呢?”日前,《大眾證券報》“蔡方工作室”接到一不愿具名的投資者S先生投訴稱,葵花藥業(002737)近三年來,廣宣費用占銷售費用比重逐年提高。與此同時,對研發并不重視,裹足不前。對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時隔一年多減持重啟
與其他上市公司不同,葵花藥業的實際控制人關彥斌目前人在獄中。2019年3月21日葵花藥業在發布《2018年年度報告》時披露,關彥斌因個人原因與他人發生糾紛造成身體傷害,被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此前,葵花藥業于2019年1月1日公告,公司董事會于2018年12月28日收到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關彥斌的書面辭職報告。
2020年7月16日,大慶市讓胡路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關彥斌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2020年12月10日,關彥斌親屬收到二審法院黑龍江省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通知,二審法院維持了一審法院的判決結果。
對于此事件,葵花藥業表示:“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正常,上述事項為實際控制人個人案件,不涉及公司及公司經營業務,不會對公司的日常運營產生重大影響?!蓖瑫r表示,關彥斌行使股東權利未受到限制。關彥斌通過律師依法會見,簽署相關文件,依法有效行使其股東權利。
誠如公司所述,關彥斌行使股東權利未受到限制。在被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及服刑期間,關彥斌完成了兩次股份減持:2019年8月5日至2020年1月13日,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方式減持約790.2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5%,按減持均價計算,套現約1.125億元;2020年4月30日至2020年9月30日,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約58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按減持均價計算,套現約8608萬元。兩次減持累計套現金額近2億元。對于減持股份原因,關彥斌稱“用于履行其與張曉蘭女士離婚協議中相關財產支付約定”。
第二次減持完成后一年多,關彥斌未再減持股份,直到今年5月。5月13日,葵花藥業公告稱,關彥斌計劃于5月19日至8月16日期間,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116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對于此番減持原因,關彥斌表示,“償還個人債務及個人資金需要”。
“重營銷、輕研發”遭詬病
就在關彥斌減持預披露公告前20天,葵花藥業披露了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葵花藥業實現營業收入44.61億元,同比增長28.86%;凈利潤7.05億元,同比增長20.58%。兩個20%+增長的數據扭轉了2019年、2020年業績連續兩年乏善可陳的局面:2019年、2020年,葵花藥業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2.24%、-20.81%,凈利潤同比增速為0.38%、3.37%。
“公司去年經營業績不錯,營業收入止住連續下滑趨勢、回歸增長,凈利潤也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但實控人怎么就突然重啟減持了呢?是不是對公司未來發展不看好?”S先生向記者表示了心中的疑惑,葵花藥業近三年廣宣費占銷售費用比重越來越高,與此同時,研發投入卻沒有跟上,研發人員大幅減少?!肮竟芾碛小貭I銷、輕研發’的傾向。”
根據S先生反映的情況,記者查閱了關彥斌辭職后的葵花藥業近三年年報。葵花藥業2019年銷售費用約12.77億元,廣告及業務宣傳費用(簡稱“廣宣費用”)約8.237億元。廣宣費用占銷售費用的比例為64.5%,占當年營業收入(43.71億元)的比例為18.84%。2020年銷售費用約8.73億元,廣宣費用約6.133億元。廣宣費用占銷售費用的比例為70.25%,占營業收入(34.62億元)的比例為17.72%。2021年銷售費用約11.75億元,廣宣費用約8.69億元。廣宣費用占銷售費用的比例為73.96%,占營業收入(43.42億元)的比例為20.01%。從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2021年,葵花藥業廣宣費用占銷售費用的比重從64.5%到70.25%再到73.96%,逐年增加。廣宣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從18.84%到17.72%再到20.01%,總體也呈現上升的趨勢。
與此同時,葵花藥業2019年至2021年研發費用投入分別為1.183億元、1.136億元、1.321億元。相比較營業收入變動,研發費用的變動基本同步增減。而令人詫異的是,研發人員數量卻連續三年下降。截至2018年年末,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為657人。到了2019年末,這一數字變化不大,為654人,減少三人。2020年研發人員大幅減少,到了年末降至560人,減少了94人。到了去年,趨勢依然未改。截至2021年末,研發人員數量為535人。三年來,葵花藥業研發人員減少122人,減少比例接近兩成。
實控人重啟減持,是對公司未來發展沒有信心嗎?近三年來,公司廣宣費用占銷售費用比重持續提高,而與此同時研發人員數量持續減少,公司是不是“重營銷、輕研發”?帶著投資者的疑問,記者致函葵花藥業,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復。
記者 蔡方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