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綠色產品,實現生態價值
“要強化生態意識,讀懂生態背后的民生情懷,推進生態利民、生態惠民、生態富民,推動生態要素變為資源要素、生態價值變為經濟價值、生態優勢變為發展優勢。”近日,岳陽市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2022年第一次全體會議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會議以獨特的視角和清晰的定位,深刻地總結了岳陽市綠色發展的規律,更為岳陽市各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近二十年來,岳陽林紙在主動適應市場競爭和供給側改革的同時,通過打造綠色產品,實現生態價值,逐漸闖出一條契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符合綠色發展理念、體現岳陽發展特色的路子。
綠色林業支撐“林漿紙”生態產業。從20世紀初提出并踐行“林漿紙一體化”道路,到如今以生態為“姓”,冠產業之“名”,岳陽林紙都是圍繞“綠色”二字定戰略、謀布局。2000年,岳陽林紙率先在全國實施“林漿紙一體化”,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開展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擁有林業基地近200萬畝,圍繞長江經濟帶造林25萬畝,綠滿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為國家增加森林資源作出了積極貢獻。與此同時,岳陽林紙將現代先進的化學機械漿制漿技術與林業“三剩物”應用相結合,將木材采伐、造材和加工后所剩下的邊角余料作為原材料,直接“變廢為寶”,推動生態要素變為資源要素,讓傳統造紙業實現了從資源消耗型向“資源創造型”的飛躍。可以說,致力于基業長青的岳陽林紙,站在戰略的高度謀劃綠色發展,得以讓資源、資本、人才等各類要素向生態聚合,并通過優化內部運營管理、技術研發、市場營銷,以壯士斷腕地態度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產業升級,又將綠色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近年來,公司盈利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并創歷史新高,形成了良性自我驅動的內在閉環。
綠色碳匯催生“碳開發”生態平臺。當下,“雙碳”目標作為一項長期國家戰略,已經或即將引發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同時也蘊藏著難得的戰略機遇。對于岳陽林紙而言,這就是一個將生態價值變為經濟價值的戰略機遇。自2013年開始,岳陽林紙就開始探索碳匯產品業務,2017年成功開發林業碳匯項目,至2021年,岳陽林紙搭建了碳匯業務開發平臺,已與14家單位簽訂開發合作協議書,林業碳匯項目布局已拓展至18個省,涵蓋58個市區縣;同時加強行業對接,參與制定我國第一個林業碳匯國家標準——《林業碳匯項目審定和核證指南》。2022年5月,岳陽林紙旗下專業碳匯開發平臺公司——湖南森海碳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光大銀行岳陽分行啟用2億元貸款,用于CCER、VCS、GS、GCC等減排機制下的碳匯項目拓展及開發、碳資產管理及交易等。這是湖南金融機構為專業碳匯開發企業發放的首筆碳中和貸款,公司在綠色信貸及碳金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用歷史的眼光回望9年前的岳陽林紙,堅信只要符合綠色發展理念,就一定值得嘗試。也正因為如此,在機遇到來之時,岳陽林紙能夠迅速采取行動,并走在行業前列。
綠色制造培育“高質量”生態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江經濟帶應該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岳陽林紙深信之、篤行之,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和深耕,“綠色”已經刻在岳陽林紙發展的血脈之中,公司的生態優勢已經逐漸成為市場競爭的經濟優勢。作為“國家綠色工廠”“湖南省節能減排科技重大專項示范企業”,岳陽林紙不斷完善“管理綠色化、原料綠色化、生產過程綠色化、產品綠色化”的綠色制造體系,近三年來在環保上累計投入6億元,并積極發展高得率制漿技術,擁有“中國環境標志(II型)產品認證證書”、食品包裝紙生產許可證(QS)、森林產銷鏈體系認證、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以及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三合一”管理體系認證等。近年來,公司推出多種新型環保產品,其中以雜木、樟木等農林三剩物為原料的精品文化用紙屬于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產品,推動了雜木纖維資源的高值化利用,并為公司新增利潤19097萬元;“以紙代塑新材料研究及應用”項目獲得2021年中央企業熠星創新創意大賽優秀獎;2022年,公司推出“碳中和”產品(即在降低生產過程中碳排放的同時,購買并注銷經核證的國際減排量,實現產品的“碳中和”),已經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砝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關鍵是要處理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系。岳陽林紙通過打造生態產品,就是在探索將綠水青山轉換為金山銀山的價值通道。同時,企業也深刻認識到,綠色發展的路子要走出名堂、形成示范,必須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保持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不斷孕育綠色動能,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作為發源于岳陽、扎根于岳陽、壯大于岳陽的企業,岳陽林紙將立足產業定位,發揮自身優勢,繼續為岳陽市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貢獻岳紙智慧和力量。(岳陽林紙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葉蒙)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