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湘生物:新冠檢測紅利消退,布局第二發展曲線
站在核酸檢測試劑風口,這家公司曾創下收入增長12倍,凈利潤暴增65倍的奇跡。其中,僅核酸試劑一項,就創造了20億元的凈利潤。
2022年5月9日,中國“抗疫第一股”圣湘生物舉行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公司董事長戴立忠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集采及新冠相關產品價格下調等因素影響,公司出現業績下滑。但目前“圣湘方案”仍然是全球多個國家的抗疫主導方案。
湘江財經發現,增速下滑的背后,是新冠檢測紅利期開始縮短。在此背景下,圣湘生物正在布局多條線領域,尋找第二個增長曲線。
營收利潤雙減,毛利高達82.37%
成立于2008年4月的圣湘生物,是一家集診斷試劑、儀器、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為一體的體外診斷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早在圣湘生物上市之前,病毒性肝炎系列試劑、生殖道感染與遺傳系列試劑(HPV)占據著該公司半壁江山的營收,其中的乙肝核酸試劑是圣湘生物的“拳頭產品”。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圣湘生物進入“一夜暴富”。
年報顯示,圣湘生物2021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45.15億元,較上年同期略降5.2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2.4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4.2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1.5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7.05%。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75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1.48億元(含稅)。
就營收變動原因,圣湘生物表示,受國內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集采及新冠相關產品價格普遍下調等因素影響;同時,2021年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支出達1.8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26.53%,引進一批高質量的復合型研發人才,針對重點戰略管線啟動研發布局。上述投入均增加了公司的營業成本,故營收及凈利潤同比略有下降。

圣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左)介紹公司情況
而以2022年第一季度來看,該公司業績下滑的趨勢又有所轉變,該季度其實現營收14.4億元,同比增長23.81%;實現歸屬凈利6.52億元,同比增長4.7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5.51億元,同比大增79.37%。
2021年,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集采及新冠相關產品價格普遍下調。但產品的成本變化不大,圣湘生物的診斷試劑依然保持著82.37%的高毛利。2022年3月底,圣湘生物的核酸檢測產品已由9.10元下調至8元,新冠檢測相關的收入將在2022年繼續減少。
加大研發和并購開辟第二增長曲線
2021年,圣湘生物新冠核酸檢測收入高達28.8億元,主營業務43.4億元,新冠核酸檢測營收占據主營業務的66.4%。無論核酸還是抗原,新冠檢測產品的技術門檻始終較低,而在新冠肺炎疫情逐漸穩定后,圣湘生物又將如何應對呢?
截至2022年3月31日,圣湘生物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高達30.69億元人民幣,手握巨額資金的圣湘生物正通過加大研發和并購,以開辟第二增長曲線。
2021年,圣湘生物設定了兩個業績指標。其一,增加新冠外產品的銷售業績,2021年和2022年的戰略目標分別為7.4億元、10.1億元,并往后每年保持至少30%的增長率;其二,研發注冊數量未來四年平均每年要取得7項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

據介紹,2021年度圣湘生物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報告期內研發費用達18,750.38萬元,同比增長126.53%,有力地支撐了公司在各重要管線的研究與開發。公司進一步增強國際產品開發及注冊準入的投入力度,已取得國內外近500項注冊證書,同時多個產品獲得巴西、美國、英國等注冊認證,形成了以基因技術為核心的全產業鏈系統解決方案,為疾病精準預防、診斷、治療提供精準醫學檢測。
報告期內,公司聚焦關鍵賽道,發力關鍵底層技術、關鍵核心模塊、關鍵原材料 ,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布局。入股真邁生物,布局基因測序上游;投資寵物檢測領域,探索藍海市場;投資英國QuantuMDx分子診斷公司,開發新一代的POCT平臺;設立全資子公司元景智造
及索科亞,加大對全資子公司康得生物及圣維爾的建設力度,解決核心原材料與技術自主可控及穩定供應的問題等,不斷完善分子診斷應用普適化、全場景化生態圈,健全病種整體解決方案,增強在體外診斷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的反復又催生出新機遇,檢測更加方便的可居家自測的新冠抗原試劑盒大量上市。目前,圣湘生物的居家自測新冠抗原檢測產品已獲得歐盟CE認證,可在歐盟國家和認可歐盟CE認證的國家售賣。
展望未來,圣湘生物表示,公司正全面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將在聚焦主營業務的基礎上,布局體外診斷領域的關鍵賽道,進一步加大對關鍵底層技術、關鍵核心模塊、關鍵原材料的投入,大力提升健康服務可及性,研發更加方便、快捷、利民的精準、可及的檢測技術和手段,向打造世界級優秀企業的目標奮進。
文章來源:網易湘江財經工作室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