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達生物:堅持技術創新,確立市場品牌優勢
4月29日,圣達生物(603079,以下簡稱“公司”)發布2021年度年報,年報顯示: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7.897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575.65萬元.中信建投相關分析師認為,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相較上年度雖有所下降,但主要財務指標符合業內和市場預期,造成營業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全球大宗商品,尤其是農產品和食品及能源相關產品價格出現超預期上漲,讓公司生產經營承壓。
優化產業鏈布局、促進產能釋放、提升經濟效益
報告期內,在“雙控”限電、疫情等突發情況下,原料供應量驟減,價格上漲,公司通過提前謀劃、優化供應鏈布局,推動市場凈化戰役,促進公司產能的最大釋放,保證了公司市場占有率的大幅提高,提升了公司品牌影響力和盈利能力,主要維生素類產品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實現了五年來銷量增長最多、增長率最快的成績,增長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市場份額大幅提升,市場占有率持續領先。公司充分整合發揮下屬各公司資源優勢協同共享,充分發揮產業基地協同優勢,子公司安徽圣達、通遼圣達基地優勢突顯,在公司產業鏈布局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報告期內,安徽圣達運營能力顯著提升,持續性地提高產能和降低成本;通遼圣達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繼續穩步推進熱電改造,實現蒸汽的對外出售,從而進一步擴展盈利手段,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生物素和生物保鮮劑研發生產的企業之一,歷經多年的市場磨礪與競爭挑戰,已在國內乃至全球市場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期內,公司生物素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0.02%,市場占有率持續保持領先地位,葉酸銷量同比增長20.61%。在生物素領域,公司為全球最大的供應商,產銷量和出口額連續多年行業領先,產品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約為30%;在生物保鮮劑領域,子公司新銀象為全球乳酸鏈球菌素及納他霉素的主要供應商,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同時具備乳酸鏈球菌素、納他霉素、ε-聚賴氨酸鹽酸鹽三個系列產品產業化生產能力的企業,作為乳酸鏈球菌素行業標準和納他霉素國家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細分行業擁有領先的市場地位和較強的市場影響力。報告期內,公司食品添加劑市場份額顯著提升,其中乳酸鏈球菌素銷量同比增長43.15%,聚賴氨酸銷量同比增長90.47%。
公司憑借領先的市場地位和良好的市場口碑,贏得了國內外主流客戶的廣泛認可,與國內外大型知名企業建立了穩固良好的互信合作關系,擁有長期穩定的高端客戶群。在維生素領域,公司深度合作諸多全球跨國企業集團以及國內知名飼料及養殖企業;在生物保鮮劑領域,公司與國內外大型食品、飲料制造企業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樹立了行業知名品牌形象。
借助品牌優勢,為公司現有產品的銷售提供了市場空間,也為新產品的開發提供了快速進入市場的途徑,為公司業務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從而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產品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
技術研發和工藝創新雙輪驅動
公司系高新技術企業,建有省、市級院士工作站、省級技術中心及省級研究院。在堅持自主研發的同時,公司與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合作研發關系,通過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實現技術工藝的不斷創新和向生產應用的持續轉化。在生物素生產方面,公司掌握多套生物素生產工藝,并選用更加環保安全的工藝路線生產生物素,擁有生物素手性內酯制造方法、化學酶法合成生物素中間體內酯方法等核心技術;在葉酸生產方面,公司通過簡化生產工藝、優化合成工藝,降低葉酸的生產操作難度,提高葉酸收率,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對產生的廢水進行循環利用、大幅降低了葉酸生產用水量,減輕了公司的環保壓力。報告期內,公司及子公司獲得國家授權專利6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
公司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與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機構保持緊密的合作研發關系,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充分利用專業科研機構與院校的研發優勢進行合作研發,保持公司技術創新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公司的科研項目分為技術開發類和技術改造類,實行項目負責制,每個項目配備一個項目負責人。技術開發類項目主要負責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究開發以及試制生產工作,技術改造類項目主要負責對現有生產工藝的優化、生產設備的改造等工作。參與科研活動的員工都有機會獲得項目補貼和項目獎金,另外,公司的晉升考核體系也會將員工科研活動的業績納入其中。為鼓勵員工進行重大創新活動,公司還將科研項目實際為公司帶來的效益與員工的獎金掛鉤,大大激發研發人員不斷創新進取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公司的生產效率和技術競爭力。
公司在優化工藝、提效降本、拓寬產品產業化應用范圍、增加產品品類等多方面投注研發力量。報告期內,公司共投入研發資金3,964.30萬元,在研項目共42項,共獲得國家授權專利6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2項,獲得“臺州市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浙江省出口名牌、浙江省節水標桿企業稱號。
2022年,公司將繼續充分發揮基地協同優勢,進行公司生產資源、技術資源和客戶資源的協同共享,做透現有產品,發掘、培育新產品,打好鞏固主營產品市場地位的攻堅戰。同時擴充產品矩陣,布局新賽道,進行前沿技術儲備,逐步布局合成生物學,實現公司穩健發展。
凌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