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誠醫藥:雙輪驅動CRO新星高成長
百誠醫藥(301096)是一家以藥學研究為核心的CRO(醫藥研發外包)企業,采取“受托研發服務+研發技術成果轉化”雙線發展戰略,主要為各類制藥企業、醫藥研發投資企業提供藥物研發服務及研發技術成果轉化,業務涵蓋藥物發現、藥學研究、臨床研究、注冊申請等藥物研發主要環節。其中,公司在藥學研究和生物等效性試驗研究服務上具有核心競爭優勢,已為國內150多家客戶提供醫藥研發服務。
全球CRO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容,國內政策利好迎來黃金發展期。由于藥物研發成本不斷提升,外包可以降本增效,因此全球CRO滲透率不斷提升,市場規模不斷擴容,預計2023年全球CRO市場規模達到952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0.3%。同時,中國利好政策密集出臺,促進中國CRO行業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23年中國CRO市場規模將增長到214億美元。
一致性評價與MAH(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共振,我國仿制藥CRO行業高景氣。目前,仿制藥仍然是我國醫藥市場的主導力量,4000多家原料藥和制劑生產企業中90%都是仿制藥企業,近17萬個藥品批號中95%以上都是仿制藥。此外,MAH制度實現了藥品的上市許可與生產許可“分離”,相對原有的藥品注冊與生產監管制度,更能激發藥品投資熱情和提高藥品的創新活力。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與MAH制度的出臺,極大地激發了眾多中小醫藥投資企業仿制藥研發熱情,促進仿制藥CRO行業不斷擴容。
憑借在經驗、能力以及客戶資源上的積累等優勢,百誠醫藥已成為中國仿制藥領域CRO市場的先行者。公司采取“受托研發服務+研發技術成果轉化”雙線發展戰略,主要為各類制藥企業、醫藥研發投資企業提供藥物研發服務及研發技術成果轉化。公司受托研發服務主要包括無銷售權益分享的受托研發服務及有銷售權益分享的受托研發服務(聯合研發模式),其中后者銷售分成模式獨特,有望增厚利潤空間。目前公司持有纈沙坦氨氯地平片(I)權益37%,品種上市銷售后,將會進一步增厚公司的業績。
研發技術成果轉化模式盈利空間大。研發技術成果轉化業務為公司針對部分藥物品種先行自主立項研發,在取得階段性技術研發成果后,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及發展規劃向客戶推薦,推薦成功后客戶委托公司在前期研發成果的基礎上繼續進行后續研發以縮短整個研發周期,同時向公司支付更高的溢價,由此實現公司的盈利。另外,公司和客戶還在部分合同中約定保留了藥品上市后的銷售分成權利。
CDMO業務實現突破,奠定業績增長新方向。公司涉足CDMO業務的初衷是從自身研發項目的需求出發,希望加快內部訂單執行效率,加快研發進程,同時承接外部訂單,并于CRO業務產生協同效應。目前,全資子公司浙江賽默具備原料+制劑生產能力,劑型全,產能大。2021年下半年,浙江賽默的CDMO業務對外實現收入940.14萬元,對內為公司的57個受托研發項目提供CDMO服務,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預計CDMO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未來業績的新增長點。
國金證券表示,公司在強化受托研發服務競爭優勢的同時,致力于走向主動引領醫藥技術研發的發展之路,持續加大自主研發的投入力度,實現產品開發的主導性、領先性,并積極推進研發技術成果的轉化。預計2022-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6億元、3.01億元、4.60億元,同比增長67.67%、61.67%、52.89%,EPS分別為1.74元、2.82元、4.29元,給予公司2022年預測歸母凈利潤58倍PE估值,對應目標價99.88元/股,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德邦證券表示,公司是仿制藥CRO先行者,擁有完整的核心技術集群和豐富的行業經驗,競爭優勢強勁,憑借“受托研發+成果轉化”雙輪驅動的商業模式,推動公司業績高增長。同時布局創新藥服務和CDMO領域,未來有望成為公司業績的新增長點。預計公司2022-202年營收分別為6.4億元、10.1億元、14.6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71.9%、56.3%、45.3%,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02億元、3.15億元、4.59億元,EPS分別為1.86元、2.91元、4.24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記者 劉希瑋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