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納智能:2021年凈利增三成,“雙碳”機遇下蓄勢待發
瑞納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納智能,代碼:301129)日前發布了最新年報。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5.29億元,同比增長27.3%;實現歸母凈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31.55%。值得注意的是,3月29日,瑞納智能中標大額訂單,盈利增長再次被強化,分析人士預計,公司將受益“雙碳”政策的戰略機遇,實現業績騰飛。
硬軟件融合構筑壁壘
資料顯示,瑞納智能主要從事北方小區供暖改造,精確計量并自動調節閥門以控制熱能耗用。改造后可節約熱力站10%-30%熱源成本,同時保證住戶溫度舒適,解決了熱力站過去因供熱不均而被投訴以及高能耗兩大痛點。以2017年棗莊熱力站EMC項目為例,公司初始投入價值4200萬元的設備,2018-2021年分別產生節能收益1545萬元、1830萬元、2005萬元、2167萬元,公司分別獲得分享受益1236萬元、1464萬元、1403、1300萬元,四年間累計獲得分享收益5404萬元,按成本算,經過改造后,2年即可收回成本,節能效果明顯,可大幅提高熱力站盈利能力,減少對政府補助的依賴,減輕政府負擔。
作為國內領先的一站式城市供熱整體方案提供商,瑞納智能已完成從單一產品的價格競爭向完備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價值創造升級。主要營收來源于供熱節能產品、供熱節能方案設計與實施及供熱節能服務三大領域,產品覆蓋客戶所需的熱源、熱網、熱力站和熱用戶等供熱核心環節。截至2020年,山東作為公司主要營收區域占比約68%,新疆等省外區域拓展順利,全國10大供熱公司已有6家是公司客戶,行業地位突出、客戶資源豐富。2017-2020年間,公司營收與業績分別復合增長37%和63%;2020年毛利率、凈利率、ROE分別為56%、31%、39%,盈利能力非常突出;此外,公司現金流與凈利潤匹配度高,盈利質量較高,商業模式優異。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通過十余年的戰略布局,瑞納智能已成為國內少數集 “產品+方案+服務”為一體的智慧供熱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硬軟件融合構筑了公司的競爭壁壘:1)較三類同業優勢明顯,相比于產品供應類企業,公司具有有一體化服務優勢;相比于系統集成類企業,公司提供的整體解決方案主要依托自產產品,方案涉及及實施和后續服務等具備更強競爭力;相比于工程施工類企業,公司自產產品豐富健全、技術方案更加領先,且專注于供熱節能行業,不論在成功案例及節能效果上,公司綜合優勢更為突出;2)硬軟件融合卡位領先,“平臺+模塊”數據互通,解決數據孤島問題,滿足客戶需求升級。公司通過運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構建了瑞納智慧供熱管理平臺。平臺在設計中采用了分布式模塊化的創新技術,各模塊既能相互配合,又能獨立運行。平臺所有模塊系統實現了數據互通,在開放性和支持客戶個性定制層面具備較強的拓展性,解決數據孤島問題;3)公司智慧供熱技術降低建筑熱耗和碳排放10%-30%,降低電耗30%-50%,合同能源管理在山東棗莊等地試點進展順利。供熱行業能耗較高主要因用戶需求不明確、控制措施不到位、應變能力不足等因素造成,公司依托大量項目實踐經驗積累的數據資源,開發出的智慧供熱體系可以結合用戶的供熱需求規律、小區能耗分析等,幫助熱力客戶在提高用戶保障能力的前提下,系統化地節能降耗。
把握“雙碳”戰略機遇
3月29日,瑞納智能中標2.47億元AI智能供熱項目,中標金額占2021年營收的49%。分析人士認為,供熱行業有一定特殊性,即當年的改造工程集中在3-10月非供暖季執行,公司在年初即獲得大訂單,為全年生產、交付奠定了良好基礎。在全國碳達峰背景下,城市熱源需求增長、能源成本上升與降碳的矛盾突出,公司節能產品將是實現碳達峰的重要補充。
我國供熱熱力主要來源于熱電站和鍋爐房,通過熱水或蒸汽傳遞。1)短期,環保政策趨嚴、煤炭價格高企、能耗控制等政策,加劇燃煤鍋爐和落后的熱電機組替代關停制約熱源供給。而需求側,我國每年依然維持著約5億平米的集中供熱面積增量,需求側穩健增長進一步加劇熱力市場供需失衡,熱力公司精細化管控動力增強;2)中長期,雙碳目標下供熱節能行業迎黃金發展期。供熱在建筑運行階段中能耗和碳排放占比大,供熱浪費現象促供熱節能需求持續提升。根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統計專委會數據,2018年我國建筑運行能耗總量約10億噸標準煤,占全國總量的22%,其中北方采暖地區建筑運行能耗和碳排放量占比約一半,即占全國能耗和碳排放量的約11%。同時,據清華大學建筑節能中心測算,2018年北方城鎮供暖能耗2.12億噸標煤,占建筑運行總能耗的21%;碳排放量約5.5億噸,占建筑運行總碳排放量的26%。持續推動新建筑降低能耗水平、老舊供熱管網等市政基礎設施節能降碳改造迫在眉睫。
遇上了好時代,企業能夠騰飛。住建部數據顯示,我國2020年城市集中供熱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394億元,同比增長18%,分析人士預計,未來在雙碳發展目標下,集中供熱節能降耗改造投資有望增加,推動行業投資規模中長期維持一定增速,假設2021-2025年投資規模維持年復合10%的增速。單價方面,以國家三供一業改造政策為借鑒,居民小區供熱系統改造標準約120元/㎡(9600元/戶),其中供熱節能設施單價約20元/㎡ (參考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的典型代表性項目單價),可估算我國供熱節能設施占供熱系統總投資的比例約16.7%。同時假設在當前雙碳發展目標下,供熱節能需求持續提升,供熱節能設施占總投資的比例有望從2020年的16.7%逐步提升至2025年30%,由此測算2020年我國供熱設施市場規模約為66億元,2025年有望達203億元,5年復合增速25%。由此可見,供熱節能市場空間廣闊,瑞納智能未來具備長周期的成長基因。
作為國內一站式供熱節能的領軍企業,同時又重點受益于雙碳發展目標持續落地深化,有券商分析人士預計,瑞納智能2022年和2023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2.4億元和3.2億元,同比增長37%和36%,EPS分別為3.21元、4.38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17.4倍和12.8倍,維持“買入”評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