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天然氣繼續強勁上漲
上周觀察到 《國際能源市場再起波瀾》,如今一周時間過去了,美國天然氣價格繼續強勁上漲,甚至出現加速跡象,依然是最近一個多月漲勢最強勁的國際大宗商品,且較去年底的價格已經翻番。此外,國際原油價格也出現了止跌上漲,但漲幅有限。有業內人士向 《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這輪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絕不能簡單用“投機炒作”來解釋。
天然氣強勁上漲
上周二,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天然氣5月主合約價格最高上漲至每百萬英熱單位6.843美元,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近14年新高,但這個絕對價格仍僅為 2008年年中高點13.694美元的一半左右。當天夜間,該合約盤中又再次刷新新高至6.947美元后回落,日K線收陰十字星。
隨后三天,即周三、周四、周五,該合約連續大漲三天,日漲幅分別為5%、4%、6%,收報三根連續中大陽K線,并將新高上推至8.065美元,三天之內的最大漲幅竟然高達20%。本周一因假期停盤,周二則出現震蕩。即便如此,若以年計,該合約今年也已經實現了價格翻番,而用時還不到4個月,這可不是股票,這是期貨。
業內人士幾乎全部知曉,此次美國天然氣價格之所以大漲,主要原因還是俄烏沖突導致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五輪制裁,雖然目前能源制裁內容僅限于對俄羅斯的煤炭禁運,且還將在120天“過渡期”結束后(即今年8月起)才生效,但是,歐洲國家已經開始著手從美國進口天然氣來替代俄羅斯,且由于俄羅斯已于三月份主動要求 “不友好國家購買俄天然氣要以盧布結算”,礙于面子,部分歐洲國家對美國天然氣采購預期大幅上升,直接推升了這一輪美國天然氣強勁上漲行情。
另據了解,目前俄羅斯Gazprom公司仍然通過烏克蘭境內管道向歐洲國家正常輸送天然氣,本周一輸氣規模為5690萬立方米,但這個輸送量大約只有4月6日的一半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近期美國天然氣價格強勁上漲,但歐洲氣價并未跟隨。歐洲STOXX石油及天然氣指數期貨6月合約上周收報于307.7點,這一點位還沒有超越2月份的價格高點。
能源影響深遠
3月下旬,美國和歐盟達成大額天然氣供應協議,美國承諾在2022年底前向歐盟成員國供應至少15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LNG),以減少該地區對俄羅斯能源進口的依賴。
然而,15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僅相當于歐盟每年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總量的10%,而且,即使售價相同,從美國運輸到歐洲的成本也肯定比從俄羅斯管道送氣要貴得多。
另據網上資料,原油、天然氣的下游產品高達6萬多個品種,幾乎遍及實體經濟的每一個角落,影響極為深遠。
業內人士分析,從大的方面來說,首先,天然氣漲價必然要波及下游尿素等化肥產品,進而影響到農產品的播種、施肥,疊加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小麥等糧食生產和出口大國,目前國內國際廣泛擔憂的全球糧食危機并非完全是空穴來風。
其次,原油、天然氣下游的能化產品線極其豐富,僅目前國內期貨上市品種就有PTA、甲醇等13個品種,原油、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甚至繼續大幅上漲,對下游產品、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都是不言而喻的。
再次,天然氣對家庭生活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燒火炒菜要用天然氣,洗澡熱水也要用到天然氣。近期,德國《圖片報》發表了一篇關于如何應對能源危機和節約水電氣的文章,建議讀者盡可能少洗澡,如果只清除皮膚細菌不用洗澡,洗四個部位就夠了。然而,如此普通的小事情卻受到了不少網友的善意調侃。
目前,這輪始發于歐洲的能源危機遠未解除,俄烏局勢緩和、歐洲大陸重歸和平顯然符合全球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尤其是歐洲人的利益。 宗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