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4月以來密集調研“四大賽道” 工業機械等行業最受偏愛
A股三大指數4月以來弱勢震蕩下探,4月18日再次失守3200點,兩市成交額再度萎縮,全日成交不足8000億元。雖然市場交投清淡,但機構調研的步伐并未停歇,在近期機構調研的板塊中,工業機械、電子元件、基礎化工、金屬非金屬成為機構關注的硬賽道。
據Wind統計,4月以來,滬深兩市有235家公司獲得機構調研,其中,海康威視、洽洽食品、東富龍、怡亞通、利元亨、浪潮信息、科德數控、偉星新材、恒華科技、海大集團、新洋豐、容百科技、巴比食品、鑫鉑股份、宇信科技、貝達藥業、泰晶科技、京東方A、吉電股份、天山鋁業、啟明星辰21家公司更受機構青睞,本月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的數量均超過了100家。
《大眾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在機構調研榜單中,電子設備和儀器中的海康威視最受關注,4月以來參與這家公司調研的機構達到363家,榜單中排名第一;洽洽食品被328家機構調研,排名第二;東富龍、怡亞通、利元亨、浪潮信息、科德數控、偉星新材、恒華科技、海大集團被調研的數量緊隨其后,分別被319家、260家、236家、176家、174家、168家、163家、159家機構調研。
根據行業分類來看,機構前往調研的行業比較集中,如工業機械、電子元件、基礎化工、金屬非金屬。另外,本月股價漲幅靠前的公司,多集中于食品加工與肉類、農產品、大賣場與超市、百貨商店等行業。
在調研的公司中,食品加工與肉類的佳沃食品、民和股份、巴比食品、涪陵榨菜、益生股份、洽洽食品、鹽津鋪子、國投中魯,本月以來漲幅分別為18.48%、16.70%、14.34%、13.93%、8.26%、8.07%、8%、6.71%。另外,基礎化工中的國泰集團、瑞豐新材、川發龍蟒、川金諾、安利股份本月以來股價漲幅分別為19.09%、16.64%、10.32%、8.95%、4.84%;農產品中的京基智農、海大集團、眾興菌業本月以來股價漲幅分別為16.61%、7.58%、4.67%。
個股方面,海康威視創新業務2021年營收接近翻倍至123億元,營收占比超15%,超10億元規模的創新業務數量從2020年的2個增加到2021年的螢石、機器人、汽車電子、微影和存儲等5個。公司構建兩大EBG平臺,面向智慧園區的慧拼應用賦能平臺和面向連鎖型用戶的云眸企業級SaaS平臺。其中,慧拼平臺廣泛服務企業、化工、校園景區、產業等多行業園區用戶;云眸在2021年高速增長,已累計應用于超過4萬辦公場所、28萬零售門店、60萬物流節點,服務于416萬社區業主和350萬學生家長,累計接入250萬臺設備終端。
另外,洽洽食品的盈利能力也穩步提升。一方面,該公司瓜子產品提價8%至18%不等,基本覆蓋了瓜子原材料的漲價幅度,將有效提振公司業績,增厚渠道利潤空間。另一方面,國葵持續推進渠道下沉和行業滲透,藍袋、高端葵珍等產品貢獻增量;堅果端聚焦每日堅果向團購、水果店、禮品等匹配的渠道滲透,全年經營穩中有升。“公司長期瓜子穩健增長、結構升級,堅果持續放量、做大做強的邏輯依舊順暢,有望持續實現規模擴張和市占率提升。”華西證券研究員寇星分析認為。
針對機構調研的情況,國泰君安分析師王鶴認為:“機構調研通常被看作機構布局的風向標,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場動向?!?/p>
興業證券張啟堯分析認為:“機構調研頻次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場情緒及結構性機會多寡。微觀層面,機構調研的市值分布、板塊構成等也能體現當前市場對風格、結構、行業的偏好,并可反映出未來一個階段不同類型機構的配置思路與特征。”
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