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然牧業2021年凈利潤大漲 “再造一個優然”戰略目標可期
“乳業上游第一股”優然牧業上市首份“答卷”出爐。3月30日,優然牧業公布2021年業績公告,實現營收153.46億元,同比增長30.3%;凈利潤20.21億元,經調整歸母凈利潤20.40億元,同比增長49.1%,繼續保持著高位、高速增長勢頭,穩居行業第一。

資料顯示,優然牧業是全球最大的原料奶供應商,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特色生鮮乳供應商,中國最大的反芻動物飼料供應商,中國最大的苜蓿草供應商和中國最大的奶牛育種企業,還擁有國內最大的牧業產業鏈交易中心——聚牧城科技。乳業上游全產業鏈的完整布局,以及各業務板塊齊頭并進、領跑行業的業績,也再次證明其優秀的管理能力。
而透過這些亮眼數據可以看出,經過近40年的發展,優然牧業憑借“乳業上游產業鏈最全、規模最大、結構最優、運營能力最強”的長期優勢,精準把握住乳業上游政策、行業趨勢及賽道紅利,呈現出逆勢高速上漲的健康增長態勢。
供需、政策鎖定可持續增長 原奶供給長期“緊平衡”
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料奶供應商”,優然牧業堪稱整個中國乳業產業鏈的“總閥門”。2021年,在乳制品消費需求旺盛、原奶市場價格高漲的背景下,優然牧業既支撐著整體下游乳制品消費市場的質量和規模,也獲得了整個原奶供應鏈上最大的紅利。
年報顯示,優然牧業原料奶業務實現營收95.38億元,同比增長36.4%,原料奶業務的毛利率遠高于行業水平,達到41.4%;反芻動物養殖系統化解決方案實現營收58.08億元,同比增長21.3%,其中包含的飼料業務收入、育種業務收入、奶牛超市業務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1.2%、35.1%和21%,持續高速增長。此外,在優質生鮮乳價格保持溫和上漲的情況下,由于高附加值的特色生鮮乳的產量增加和品類豐富,優然牧業原料奶平均單價達到4.9元/kg,同比增長6.5%。
此外,由于當前國外大包粉進口價格已經高于國內原奶價格,乳制品原料從大包粉向生鮮乳替換的趨勢正在加速。而從我國原奶供需結構來看,奶業自給率長期低于國家制定的70%以上目標,原奶供需還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
另外,由于奶牛養殖周期長,從小牛出生到擠奶需要2年多時間,補充原奶缺口的周期也比較長。近年來規模大的乳制品加工企業,通過參股、控股或與養殖企業長期、深度合作,形成上下游緊密的聯動和產能匹配協作,據行業數據顯示,目前大型的牧業公司均已經形成上下游聯動關系。
海通國際在研報中表示,我國原奶行業并未呈現強周期性特征;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3-5年仍有望延續;生鮮乳長期價格將會圍繞“養殖成本+穩定利潤”窄幅波動,整體跟隨通脹呈現溫和上漲態勢。而據《中國畜牧雜志》報道,2022年國內原奶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有分析人士指出,原奶價格不排除小幅上漲的可能。
此外,乳業上游的利好政策也進一步提升了優然牧業未來發展的確定性:去年底,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明確提出推動種業振興、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支持發展種養有機結合的綠色循環農業;今年剛開年,農業農村部又印發了《十四五奶業競爭力提升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國奶業產量達到4100萬噸左右,以切實保證奶類供給安全。
產業護城河優勢明顯 “賽道優勢”利好龍頭增長
在長期緊平衡的供需結構以及利好的政策助力外,乳業上游行業的變革趨勢和賽道優勢,也為優然牧業的長期健康增長提供了更多確定性。
從整個乳業上游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國家土地政策收緊,養殖占用一般耕地需要落實“進出平衡”,環保要求提高是長期方向,而貿易摩擦帶來大宗原料價格增長及疫情等因素屬于階段性影響。兩者疊加之下,奶牛養殖行業的壁壘持續加強,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強者恒強是大勢所趨,而優然牧業的先發優勢率先布局更易獲得這一趨勢的紅利。
“再造一個優然”目標可期 當下股價低估明顯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收盤),優然牧業最新滾動市盈率僅為7倍左右,相比較華泰證券和花旗給出的10.8倍、9.2倍的PE估值,顯然港股市場并未認識到其真實價值,優然牧業當前仍處于被低估狀態。
事實上,在原材料上漲以及疫情的沖擊下,優然牧業卻呈現出營收、凈利的高速雙增趨勢,這已經足夠證明其顯著的價值股特質。
而從長期角度來看,優然計劃用五年再造一個優然:存欄量達到80萬頭,飼料業務規模也將翻番。結合優然牧業最新的營收、凈利數據簡單計算可知,2025年其總營收將達到300億元級規模;按照現在的利潤率估算,利潤將達到40億元,按照現有的PE倍數,市值為280億元人民幣,而現在只有147億港幣,潛力巨大。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