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鼓勵“職業教育” 中公教育等職教企業著力深化產教融合新模式
在3月11日上午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會上,政府工作報告獲得高票通過。與會議期間審議的草案相比,表決稿修改了92處。其中,多處修改內容事關青年的教育、就業等方面。
“發展職業教育,既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也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有效舉措。”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一司司長劉日紅介紹說,政府工作報告增加了“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兩句話;修改后進一步增加了職業教育相關內容,強調了“增強適應性”的導向。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伴隨著“無奈的選擇”“低人一等”等偏見存在,面臨吸引力不足等問題。全國兩會期間,如何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提升其形象,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指出,在中國智能制造時代下,要發展好適應數字化生產的職業教育,推動校企聯合,聚合產學研多方力量,共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生態圈,培養技術理論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復合型技能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永飛認為,大力發展高層次職業教育,已經迫在眉睫。
在教育部召開的2022年第三場教育新春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也在發言中表示,“2022年是職業教育提質培優、攻堅克難的關鍵年”,在2022年要聚焦職教“提高質量、提升形象”的兩大重要任務,讓“職業教育‘有學頭、有盼頭、有奔頭’”。
綜合多方聲音,可以發現,職業教育已然成為教育行業舞臺上的重要角色,成為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環節,是民生就業中的重要題目。
職教領域亟待挖掘潛能,職業教育企業進入風口期
2022年,全國需要就業的城鎮新增勞動力約為1600萬人,高校畢業生1076萬人。而在如此豐富的就業人才資源面前,我國實體經濟卻出現“招工難”的尬尷現象。在實體經濟數字化升級轉型的社會背景下,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依然存在較大缺口。
為填補高技術人才的空缺,進一步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實現高質量就業,近幾年職業教育行業出現眾多鼓勵性政策,職業教育企業進入風口期,市場前景廣闊。
2021年是職教的大年,彰顯著職業教育在國家戰略層面上的重要地位。隨著2021年“雙減”、“普職分流”等轟轟烈烈的教育改革,《職業教育法》出臺25年迎來首次大修,將職業教育從國家政策上升至法律層面,明確規定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同年10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鼓勵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
在今年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公布的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任務完成情況顯示,2021年全國高職院校擴招139.41萬人。結合2020年擴招的157.44萬人,兩年內共計擴招296.85萬人,已完成2020-2021年全國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的任務目標。
國家層面不斷助推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教育“地位”不斷提升,職業教育行業也在蓬勃發展。根據數據顯示,未來五年,中國職業教育將保持12%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到2023年將超過9,000億元的市場規模,其中學歷職業教育市場規模接近3,000億元,非學歷職業教育市場規模超過6,000億元。
深耕教育培訓多年的新東方,在政策風向和市場推動之下,宣布將轉型職業教育, 搭建職業技能人才供應橋梁。科技制造企業聯想集團積極投入職業教育,在2021年發起了“紫領工程”, 為產業定向培養人才。
中公教育作為職教行業領先者,早在2014年就已成立中公教育優就業,布局職業教育版圖,搭建了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與項目實戰服務,成為國內知名職教機構。2022年搶開新局,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四川中公鹿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獨立運營職業教育相關培訓業務,以新的團隊構架進軍職教市場,是對職教業務的又一次升級調整。
據了解,2021年上半年,中公教育的綜合序列業務(職業教育、考研等)等業務實現營收13.6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10%。2022年,若能繼續保持創新勢頭,優化發展結構,或將更上一層。
在社會人才需求、眾多指導政策不斷指引之下,預示著中國職業教育已經步入快車道。
職業教育企業轉型成必然
隨著我國的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互聯網、直播帶貨、人工智能等新興行業不斷涌現,培養創新型、應用型的多元化高級人才,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當下職業教育的必然要求。面對社會需求、市場同行競爭,怎樣才能更好地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成為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為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實現校企合作的升級,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眾多職教行業巨頭積極與高職院校開展聯合辦學業務。傳智教育直接創辦了統招全日制的中專學校——宿遷傳智互聯網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王道科技通過在線平臺為高職高專、中職中專、技術學校等用戶提供多項職業技能的培訓課程;中公教育與湖南、廣東、陜西等全國多個省份地區的中高職學校開展聯合辦學業務,大力促進人才培養。
結合智能科技的發展,抓住數字化人才培養契機,“互聯網+職教”的新型職業技能培訓模式,成為當下職業教育行業追求更高質量發展的導向。
傳智教育聯合華為,舉辦鴻蒙系統應用開發線上免費直播課程。中公教育向外,與互聯網科技巨頭騰訊教育簽訂了戰略合作,雙方以“科技+教育”為核心,深入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助力創新型人才培養,為我國產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技人才支持;向內,正式上線了旗下的“企易學堂”在線學習平臺,實現自身企業的數智化轉型和升級,為各地企業帶來數字化人才培養經驗。
隨著社會需求、產業轉型,職業教育的地位不斷上升,職教行業的規模和形式上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以中公教育為代表的職教企業需抓住時代發展、政策頻出的契機,不斷自我創新,不斷為經濟建設發展輸送高質量的人才,成為推動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源動力。這是時代的使命,也是自我生命力源源不斷的基礎。
2022年,全國兩會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以及2021年以來相關指導政策的落實,將為職教企業擴大發展前景,帶來新契機。職業教育行業,也將以新的起點再出發。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