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暴漲不及鎳價突然井噴
過去一周,國內期市迎來一波大行情,漲幅超過10%以上的期市品種高達18個,其中,滬鎳漲幅超過30%居榜首,漲幅在20%和30%之間的品種有燃料油、上海原油、不銹鋼、低硫燃料油4個;而在跌幅榜單上,雖然沒有一個品種跌幅超過10%,但紅棗、滬深300股指期貨2203、中證500股指期貨、上證50股指期貨、生豬等也有一波不錯的空頭行情。
原油等能源暴漲
昨日,國內期市共有6個品種盤中觸及漲停板,其中能源化工板塊占了2個,分別是燃料油大漲12.64%、瀝青大漲11%,且其在周一均已報收于漲停,雖然沒有上海原油,但其在周一漲停之后昨日相對于前結算價的漲幅仍達10.21%,此外,低硫燃料油在周一漲停之后昨日漲幅也近9%。
業內人士認為,此輪國際能源價格暴漲,仍與俄烏沖突事件及針對俄羅斯的制裁高度相關。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3月6日 (周日)表示,美國正在與歐洲盟友合作,共同研究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可能性,以進一步懲罰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為。
受此消息影響,上周還在沖擊百元(美元)大關的歐洲布倫特原油電子盤在周一開盤后就短暫觸及139美元/桶,交易員認為,禁運俄羅斯石油有可能使已經緊繃的石油市場加劇供應擔憂,一旦正式禁運,或將導致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創下自1998年推出以來最大波動區間。
與此同時,歐洲天然氣價格也飆升至新高,歐洲天然氣價格基準荷蘭近月天然氣合約上漲了17%,達到了歷史新高的225歐元/兆瓦時。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約占歐洲需求的三分之一,但目前并未受到制裁,過境烏克蘭的天然氣仍正常輸送。然而,交易員仍對可能的中斷感到緊張。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都周一也表示,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的產能能代替俄羅斯700萬桶/日的石油出口。
不僅歐洲能源面臨著潛在的巨大危機,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磅等也持續貶值,而美元則持續升值。
面對美國提出的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提議,歐洲國家出現了一段較長時間的沉默,至周一晚間,陸續出現不同意見的聲音,其中:匈牙利財政部長表示,對俄制裁已經對匈牙利經濟造成了重大損害,匈牙利不會支持將能源部門納入歐盟對俄制裁的措施。匈牙利總理也簽署法令,不允許通過匈牙利領土向烏克蘭運送武器。
德國財長林德納表示,能源價格上漲是政府非常關注的問題,政府無法長期補償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對俄羅斯的能源禁運似乎是不可取的,德國反對阻止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進口的做法。
受此類消息影響,目前國際原油價格回落到120美元/桶附近徘徊,暫未進一步上漲。不過,昨日美國眾議院多數黨領袖霍耶表示,針對俄羅斯石油進口的禁令或將于本周落地。
鎳價突然井噴
盡管原油、天然氣等能源價格暴漲,但本周突然跑出來的一匹大黑馬更令人矚目,這就是鎳價井噴。
繼周一LME(倫敦金屬交易所)鎳價單日最大拉漲達88%之后,昨日日內再暴漲100%突破10萬美元/噸,兩個交易日大漲248%,創出歷史新高。不過,隨后又回落至8萬美元/噸,漲幅仍高達59%,隨后倫交所公告暫停其交易。
國內市場由于有漲跌停板限制,滬鎳周一漲停,漲幅12%;周二開盤即一字板漲停,漲幅15%。按照交易所規則,周三漲停板幅度將擴至17%,如無意外應該又是一個一字板。盡管這些漲幅都已經相當巨大,而且極為罕見,但與國際上的巨大漲幅相比,仍然相差很遠。
昨日,市場傳言,世界鎳王浙江青山做空20萬噸鎳,浮虧約120億美元,他的生意伙伴華友鈷業(603799)也做空鎳虧了40億美元。昨日,A股市場大跌,但涉鎳上市公司大多逆市上漲,而華友鈷業高開低走,不到半小時便封死跌停板,傳言是否屬實仍需等待公司及時回應。
倫敦金屬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3月8日,倫鎳總庫存僅僅為7.5萬噸。
有業內人士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鋰價已經從一年前每噸5萬元漲到了現在的50萬元,錫價也從一年前每噸1.3萬元漲到了現在的近5萬元,鎳價此次快速井噴兩日翻兩番雖然有點突兀但也并不特別意外,雖有“投機炒作”成分,但背后主因可能還是下游過快發展導致的金屬、能源等大宗原材料需求及其預期暴增大勢,銅價、鋁價、熱軋卷板、煤價、海外電價等雖然已經創出歷史新高,但相較鋰價、錫價、鎳價等仍顯相當溫柔,未來一段時間,從政策規劃者到分析師,從媒體到普通投資者,都宜慎重再慎重,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宗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