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2億資金加持,協鑫能科進入發展快車道
2022年3月6日,協鑫能科發布公告,公司與中金資本合作的中金協鑫碳中和百億產業投資基金首期不超過45億元正式落地,標志著雙方“金融+產業”戰略聯盟邁出了實質性步伐,通過打造綠色金融的創新產品與服務,支持移動能源業務快速發展。
2021年3月31日,協鑫能科與中金資本達成戰略合作,共同設立行業第一支以“碳中和”為主題的百億產業基金——中金協鑫碳中和產業投資基金,從資本層面助推移動能源生態建設,共建高效、經濟、綠色的出行生態。此次協鑫能科與中金私募出資成立以“雙碳產業鏈”為主要投資方向的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投向移動能源產業鏈及上下游技術,首期出資總額不超過人民幣45億元,其中協鑫能科(含控股子公司)擬以自有資金認繳出資不超過人民幣22.5億元,其余已由中金私募完成募資意向。
“國家‘雙碳’戰略帶來了廣闊的綠色投資空間,設立碳中和基金是對機遇的準確把握。”中金資本副總經理屠繼賢表示:“交通是較大的碳排放來源之一,圍繞著電動汽車產業鏈縱深進行投資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是重點方向之一。中金協鑫產業基金的落地可以推動換電產業生態快速發展。”
為了快速布局移動能源業務,2021年6月協鑫能科披露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重點用于新能源汽車換電站建設項目、信息系統平臺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該預案公布后,定增方案一路綠燈獲核準通過,僅用不到2個月就完成了募資。就在3日前,協鑫能科發布公告稱,已完成定增募資37.65億元,定向發行股份總額為2.7億股。共有四川交控蜀道集團、貴陽產控、財通基金、諾德基金、JPMorgan Chase Bank,National Association、中信證券、廣發證券等14家企業和機構參與認購,發行價格為13.90元/股。
“圍繞雙碳產業鏈,協鑫能科擬與中金資本成立基金,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的行業背景優勢及中金資本的專業化運作管理能力,為協鑫能科持續創新商業模式,研發換電產品,升級核心技術,加快市場布局,打造新能源碳中和領域產融合作示范項目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協鑫能科總裁費智表示,“定增募資的快速完成,不僅體現了在政策的密集加持下,各方對換電賽道發展的一致看好,也體現了資本對公司戰略布局及發展前景的認同,募資的順利完成將使得協鑫能科資本結構更加優化,自有資金實力增強,能夠進一步為移動能源業務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2021年以來,協鑫能科在換電領域動作不斷、成果迭出:利用低成本、規模化綠電供應、儲能梯次利用等優勢,通過在換電技術研發、智能平臺開發等方面迅速建立起來的核心競爭力快速布局,先后攜手吉利、一汽解放、東風汽車、三一重工、北汽、輕橙時代等頭部及新勢力車企,以及地上鐵、快成物流等交通運輸行業頭部平臺達成戰略合作,換電站項目逐步落地。目前,公司正在換電賽道上全力奔跑,規劃到2025年,換電服務網絡覆蓋超過50萬輛新能源汽車。
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352萬輛,同比增長157.5%,保有量達到784萬輛,超出年初預期。然而全國換電站數量僅為1192座。2020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換電站建設納入新基建建設范疇;2021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要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2022年兩會召開在即,《關于加大電動汽車換電體系建設的建議》等相關內容率先被關注。
中信證券分析,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快速增長將促進充換電行業的蓬勃發展。協鑫能科起家于熱電聯產業務,是國內龍頭民營能源企業。2021年開始,公司憑借強大的資源稟賦和第三方獨立性優勢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車換電領域,初期聚焦商業運營車輛的戰略十分清晰。2022年換電進入高增長元年,行業未來5年有望實現十倍增長,預計2025年國內換電運營合計市場空間有望達605億元,協鑫能科或將優先受益。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