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集團:合成樹脂、生物質化工齊頭并進
圣泉集團(605589)始建于1979年,1987年進軍呋喃樹脂行業,1992年開始涉足酚醛樹脂產業,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內合成樹脂行業龍頭企業,公司的酚醛樹脂、呋喃樹脂產銷量規模位居國內第一、全球前列。在專注合成樹脂業務的同時,公司依靠科研創新,形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質精煉技術,可實現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三組分全面利用,隨著大慶百萬噸秸稈一體化項目落地建設,打開公司長期成長空間。
公司具有30年酚醛樹脂研發生產經驗,龍頭地位穩固,被評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酚醛樹脂)。截至2020年,公司酚醛樹脂產能達36.2萬噸,產量達39.5萬噸,國內市占率超過25%;此外,2021年公司IPO募投項目計劃擴建23萬噸酚醛樹脂,項目完全達產后,公司酚醛樹脂實際產量將超過60萬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酚醛樹脂供應商。公司于2018年成功開發出光刻膠用線性酚醛樹脂,產品中金屬雜質離子的含量可達到ppb級,打破國外壟斷,成為國內唯一量產芯片光刻膠用線性酚醛樹脂供應商,其中PCB用電子級酚醛樹脂國內市占率達70%。公司專注于特種環氧樹脂領域,利潤率高于同行,隨著IPO募投項目高端電子化學品的逐步達產,公司環氧樹脂也將迎來快速發展。
公司發布電解鋁核心原材料新品,或將為酚醛樹脂帶來需求增量。作為電解鋁生產中的核心原材料,炭素陽極傳統生產工藝以石油焦作為骨料,以煤瀝青作為結合劑。公司歷經5年時間,自主創新研發出導電型酚醛樹脂,可100%替代傳統煤瀝青作為結合劑生產酚醛樹脂炭素陽極。圍繞該產品公司已單獨或共同申請9項專利,其中已授權6項。據百川盈孚數據,2020年國內炭素陽極產量1987萬噸,若全部實現樹脂替代煤瀝青計算,將新增約200萬噸酚醛樹脂市場規模。
公司呋喃樹脂產銷量國內領先,成為鑄造造型材料領域最全供應商。公司于1987年進軍呋喃樹脂,目前已經發展成為鑄造造型材料領域最全供應商,產品主要包括呋喃樹脂、冷芯盒樹脂、陶瓷過濾器、涂料及固化劑等。截至2020年,公司呋喃樹脂產能達10萬噸,產量達10.7萬噸,國內市占率超過20%,穩居國內第一,全球前列。公司已打通“玉米芯—糠醛—糠醇—呋喃樹脂”產業鏈,上游主要原材料已實現部分自供,成本優勢顯著。公司大慶生產基地投產后,原材料自給率將進一步提升,成本優勢將進一步擴大。
生物質能產業革命掀起,公司依靠技術優勢率先布局。“十四五”發展目標提出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生物質能有望實現對化石能源的替代,生物質化工發展空間廣闊。公司依靠科研創新,將農作物廢棄物玉米芯、秸稈中的半纖維素、木質素、纖維素三大成分提純并高效利用,形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質精煉技術,不僅生產木糖、L-阿拉伯糖、表面活性劑等生物質化工產品,同時,可利用木質素、半纖維素制成木質素酚、糠醛等用于生產呋喃和酚醛樹脂,形成了生物質化工產業與合成樹脂產業一體化產業鏈,實現了對植物秸稈的循環利用。2012年,第一代生物質綜合利用技術研發成功,項目建成投產;2019年,“圣泉法”生物質精煉一體化技術研發成功,大慶100萬噸秸稈一體化項目落地建設,生產糠醛可自用于合成樹脂,副產生物炭可自供熱,具備顯著環保優勢和產業鏈協同優勢;2020年,公司生物質化工項目展開全國布局,打開未來長期成長空間。
華泰證券表示,圣泉集團專注合成樹脂及復合材料和生物質化工相關產品,具備規模優勢,有望受益于需求增長及國產替代,新建秸稈利用項目環保優勢顯著且具備協同優勢。預計公司2021-2023年EPS為0.93元、1.28元、1.80元,參考可比公司2022年平均26倍PE的Wind一致預期,考慮公司合成樹脂龍頭地位及生物質業務前景良好,給予公司2022年30倍PE估值,目標價38.40元/股,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申港證券表示,公司已成長為國內酚醛樹脂和呋喃樹脂的龍頭,IPO募投項目加快高端精細化樹脂布局,鞏固核心優勢,秸稈生物質精煉助力轉型升級。預計公司2021-2023年凈利潤分別為7.03億元、9.9億元、14.1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9.82%、41.12%、42.05%,對應EPS為0.91元、1.28元、1.82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記者 劉希瑋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