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長安汽車集團未果 奧特佳實控人終止轉讓控制權
于三天前宣布控制權擬變更的奧特佳(002239)18日公告稱,實控人張永明決定終止籌劃控制權易主長安汽車集團的事宜。
合作方或成“兄弟公司”
奧特佳原名金飛達,2015年5月通過重組更名為奧特佳,主營業務在原有的服裝制造業基礎上增加了汽車空調壓縮機產業,實現雙主業并行。2018年,公司剝離了服裝制造業務。而由于前任大股東王進飛私刻公章致公司陷入違規擔保卻無力還款,在王進飛將6.23%的股權表決權給張永明后,公司實控人變為張永明。
目前,公司主營業務包含汽車空調壓縮機、汽車空調系統、電池及儲能系統熱管理產品及其關鍵部件等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主要客戶包括吉利汽車、比亞迪、大眾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車、長安汽車、北汽等國內外知名汽車廠商。雖然與眾多知名汽車廠商合作緊密,公司近年來的業務卻多次出現下滑甚至虧損。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度,奧特佳預計虧損4500萬元-9000萬元之間。公司表示,受制于原材料成本上漲明顯、計提減值準備、海外物流費用高企,尤其是額外增加了大量空運費等事項影響,造成當期凈利潤虧損。
為了提振業績,今年1月底,公司公告稱,與海南極目及公司控股股東北京天佑等多方簽署協議,為間接控股的公司埃泰斯引入戰略投資方海南極目、揚州基金。
除了引入戰投,奧特佳于2月15日公告稱,接到張永明書面通知,張永明及公司控股股東天佑金淦、天佑投資和西藏天佑正在籌劃公司控制權轉讓事宜,已與長安汽車集團簽署了《股份轉讓意向協議》,交易對方擬合計受讓公司控股股東持有的3.21億股(對應公司總股本的9.9%)。公司股票即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2個交易日。
易主計劃三天告吹
雖然此次交易對價尚未公布,但雙方已初步溝通了公司未來的規劃。奧特佳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各方對公司治理結構調整計劃、公司控股股東和張永明所持有的公司股份的轉讓限制以及表決權放棄等事項做了初步約定。同時,奧特佳擬籌劃向長安汽車集團非公開發行股票。
長安汽車集團主要從事汽車制造業及相關產業,其股東為中國兵器,實控人為國務院國資委。若此次股權轉讓成功,奧特佳將成為央企控股的公司,與長安汽車等形成協同效應,并依托央企平臺取得更多發展機遇。
市場方面隨即對此表現出了積極的反饋,2月14日當日,奧特佳原本低迷的股價上漲5.83%,收于3.63元/股。若此次股權轉讓成功,張永明或可套現超11億元。
然而,就在外界普遍看好此次轉讓時,僅僅過了三天,奧特佳便宣布此次轉讓終止。
2月17日晚間,奧特佳披露公告稱,公司接到張永明通知,稱因未能就本次控制權轉讓事項的具體條件與交易對方達成一致,張永明決定終止籌劃本次控制權變更相關事項,公司股票2月18日復牌。同時,公司表示,本次實控人終止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不會對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經營規劃及生產經營等方面造成不利影響。公司將繼續按照既定發展戰略,穩健經營,可持續發展。
控制權或是核心問題
事實上,除了奧特佳在謀求調整,交易對手長安汽車集團方面也正經歷著巨大的變革。
有消息顯示,虎年春節后,長安汽車集團控股子公司長安汽車啟動了內部人事改革,調整的部門有39個,涉及人數有100多人。
“這幾年長安汽車集團在發力,尋找產業鏈資源。奧特佳作為長安汽車的供應商,想必也在它的視野內。”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從公司14日晚上公布的內容看,長安汽車集團是奔著控制權來的,但張永明會否愿意將股權全部轉讓還是個問題。”
帶著上述疑問,《大眾證券報》記者向奧特佳求證,公司投資者熱線工作人員表示:“此前只是有意向但并未真的轉讓,目前已經終止了,后續如果有進展會及時公告。”
對于公司業績預告“增收不增利”,該工作人員表示:“主要是海外業務的運費造成虧損,賣一臺虧一臺。但是歐美作為公司重要的市場又不能因此放棄,只能希望后面海運成本能夠盡早回落,降低成本。”
2021年1月,公司通過定增募得資金4.42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熱泵空調系統項目、年產60萬臺第四代電動壓縮機項目、年產1500萬支壓縮機活塞項目、中央研究院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對于公司的發展,公司方面表示:“熱泵空調系統項目已經達產。目前產能充分釋放,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公司對市場充滿信心。”
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