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期盼節后市場機會
“這個月的行情一言難盡,賽道股跌跌不休,短線股上天入地。都說大跌就是機會,可是散戶資金有限,希望春節后市場能發紅包。”《大眾證券報》讀者俱樂部這位朋友的感慨或許能反映市場里廣大中小投資者的一點想法。
“我們的經濟數據并不差,但股市天天這樣,實在是不可接受。”網友“我們都是局中人”告訴記者,他有個朋友賬戶這一周較上周跌去40多個點了,割肉就是實打實的虧損,只能就地臥倒了。回看本周行情,除了周一有點行情外,創業板連續4天陰跌,不僅破位而且新低了,大盤也是再度破位年線,連點支撐都沒有,這個比較麻煩。
“有人說:‘大盤非理性下跌。’這不是廢話嗎?A股何時有過理性?從來都沒有呀!”網友“瘋狂的石頭”認為目前市場就是往日權重股與小盤股分歧的結果,雙雙震蕩下跌,創業板指數下跌創新低,深成指也下跌創新低,股市震蕩轉弱,下跌趨勢走勢明顯且壓力大,資金瘋狂出逃。這樣看就是空頭控盤,宣泄能量,而多頭抵抗無力,市場信心缺失,情緒低迷,2022年開局失利已成定局,只能看節后市場了。
“央行降息了,但是股市不漲反跌,預期中的千股漲停沒有出現,倒是很多股被悶殺了。”網友“糖果家族”不能理解。他看到有機構給出的解釋:因為市場認為,央行降息是經濟下行壓力大,經濟形勢不達預期。他現在最服的就是這些機構,漲跌都有理。不過他倒是認為,今年行情還是值得期待的,與降息沒有關系。不管怎么說,A股里面有些板塊結構性低估程度很大,有一定的補漲空間。一旦疫情控制住了,經濟總是要比去年活躍一些,今年的消費,尤其是旅游、餐飲空間很大,這都是機會。
“A股全線下挫,兩市超過3100家個股翻綠,為何外資卻繼續大買?”網友“幻幻”告訴記者,這個月她虧了13%,又是很差的開局,去年熬過來了,希望今年也能撐住。不過她發現北向資金一直在買入,人家就不怕下跌,越跌越買。
“如果下周連續逆回購,隔夜拆借利率依然不動甚至上升,股市要上漲還是很困難,央行放出的資金被地方債吃掉了,不僅僅是置換舊債,一定還有新增地方債,所以央行放的每天900億元凈投放明顯是不夠推動股市的。地方債可是萬億元規模的。”網友“股市二百五”展望2022年,隨著疫情的變化,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再加上通脹和經濟過剩等不利因素,會造成股市一輪又一輪的市場波動。每一輪市場波動都將繼續檢驗投資者的認知和人性是否過關,最終將引起投資者財富的變化。
記者 李忠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