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聯合做局傳聞 恒帥股份“喊冤”仍跌停
因身陷聯合做局傳聞,19日恒帥股份(300969)低開低走,午后觸及跌停,截至收盤,跌幅達20%,報105.69元/股。
否認傳聞
1月18日,網絡媒體爆出一段對話截圖,疑似質疑公募基金組團買入上市公司恒帥股份的股票,為私募接盤。
相關截圖透露,金融界存在這樣一個小圈子,通過飯局“傳銷”操縱股價。大致流程為:賣方買私募產品后,私募優先建倉,隨后和公司高管精準溝通,賣方機構寫研究報告推薦,同時準備好專家,供公募研究,最終通過一系列布局抬升股價。恒帥股份被列為“典型案例”。
公開資料顯示,恒帥股份主要從事車用微電機及以微電機為核心組件的汽車清洗泵、清洗系統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于2021年4月22日首次上市交易。
19日,恒帥股份在互動易平臺上表示“公司已關注到上述網絡傳聞,對上述傳聞涉及事項并不知情,也未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1年6月末,恒帥股份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全部為自然人,而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全部變成了機構投資者。其中,分別有6只公募基金、3只私募基金,還有養老保險基金的1208組合。
恒帥股份2021年三季報顯示,其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分別是交銀施羅德新成長、上海睿揚新興成長私募基金、鵬華新興成長、交銀施羅德精選、易方達豐華債券、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一二零八組合、深圳鑫然1號證券投資基金、交銀施羅德主題優選、寬投啟明星1號私募基金和鵬華研究精選基金。
根據記者查詢,上海睿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寬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規模均在100億元以上,深圳鑫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規模為20億元-50億元。
疑點難解
可疑的是,去年剛剛上市的恒帥股份的股價并無起色,最低曾跌至2021年7月28日的32.59元/股。不過,一個月之后,即8月24日,恒帥股份開始了一段暴漲。
根據Wind數據顯示,恒帥股份從36.84元/股起步,最高漲到11月1日的174.98元/股,股價在短短2個多月時間里上漲了304.18%。
巧合的是,2021年8月26日恒帥股份首次披露機構調研信息,前去調研的機構是上海睿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匯添富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和國金證券,接待人員是恒帥股份董事長許寧寧和董秘張麗君。
這也意味著正是在本次機構調研之后,恒帥股份股價開啟了一路暴漲。而參與調研的公私募基金基本進入了公司流通股前十大名單。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調研主要是因為公司中報業績比較好,8月23日公司公告中報后,8月24日股價出現漲停,然后機構就聯系了我們要調研,我們絕對沒有主動聯系。我們是一家才上市的公司,想著就是把公司做大做強。”19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恒帥股份詢問時,公司證券事務部一女士表示道。
而2021年9月23日,恒帥股份再度披露了機構調研信息,此次參與調研的機構包括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睿遠基金、華安基金、興全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中銀基金、寶盈基金、南方基金、平安養老保險、東方紅基金和歌斐資產。
2021年10月26日、29日,中信建投連發兩篇研報《恒帥股份:車用微電機隱形冠軍的二維拓展》、《恒帥股份:業績穩定增長,產品拓展即將迎來放量擴張》。
該研報發完之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即2021年11月1日,恒帥股份創出174.98元/股歷史新高,之后股價就一路下跌至2022年1月5日的91.63元/股,跌幅近50%。
“是不是聯合做局需要監管部門的進一步調查和核實,從目前整個事件的發展來看,公司股價上漲肯定受到機構買入的影響。對于任何機構,合規都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希望監管部門能給廣大投資者還原真相。”19日一位市場人士表示道。
當記者詢問公司是否應該發布澄清公告進一步說明情況時,上述公司證券事務部女士表示稱,“我們已經在互動易回復過了。”同時,她表示“暫時沒有接到交易所的問詢。這件事不會對生產經營造成任何影響。”記者 蔡方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