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值標的成券商首選賽道
元旦過后,A股三大指數繼續震蕩,各大板塊持續輪動。針對2022年,機構認為,機構平衡倉位結構的意愿已在提升,以金融、地產等為代表的低估值板塊作為有自上而下邏輯支撐,有望成為市場階段性加倉的方向,從而迎來修復行情。
興業證券:低估值板塊迎來修復
2022年市場有望迎來指數級別的上漲,甚至出現一波類似“mini版2014”的行情。經濟下行壓力下,政策端“穩增長”已在發力,市場進入“寬貨幣”,同時邊際“寬信用”的窗口。降息、降準等積極信號不斷出現,市場對政策放松的預期將持續升溫。
信用邊際放松的環境通常帶來金融、地產等權重板塊的修復上漲,并常常伴隨指數級別的上漲。與2014年的區別在于,一方面,2014年是全面的系統性放松,而當前在地產“房住不炒”、基建“托而不舉”大基調下,政策寬松力度和空間相對有限,更有可能是階段性、托底式的放松。另一方面,2014年逐漸演變成為一輪杠桿牛,但當前市場杠桿力量較弱。以場內杠桿為例,2013-2015年,兩融占市場總成交額的比重快速提升,至2014年底時一度逼近30%。與之相比,當前兩融成交占比僅在7.6%左右,機構資金仍是市場主導力量。
2022年,以金融、地產等為代表的低估值板塊將迎來修復:隨著“穩增長”發力,市場進入“寬貨幣”,同時邊際“寬信用”的窗口。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并要求“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央行四季度例會也要求貨幣政策工具“更加主動有為,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參考歷年經驗,金融、地產等低估值板塊與信用環境更為相關。
當前市場持倉擁擠度仍較高。隨著近期行業、風格輪動速度加快,機構平衡倉位結構的意愿已在提升。以金融、地產等為代表的低估值板塊作為有自上而下邏輯支撐、同時也是“人少的地方”,有望成為市場階段性加倉的方向,從而迎來修復行情。
華鑫證券:消費提價成反攻主線
估值抬升與業績下行博弈,2022年A股走勢呈現扁平N字形態。關注綠色科技高質量發展、穩增長和消費提價反攻三條主線,把握結構性機會。
2022年A股內資漸強,外資漸弱。機構化進程提速,居民配置權益資產延續火熱,2022年,公募基金發行有望突破2.2萬億元。美聯儲將開啟加息周期,北上資金凈流入的節奏或將放緩。
“碳中和”和科技突破是堅持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一方面,“3060”目標推動能源變革,倒逼綠色制造業(光伏、風電)加速發展;另一方面,新一輪科技周期開啟,科技行業(電子、軍工、云計算、AIoT、元宇宙)煥新迭代,各項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寬裕的流動性將賦能科技估值抬升。
“穩增長”預期逐漸強化,新老基建齊發力,在政策、資金、項目的共同助力下,基建(工程機械、建筑材料)增速拐點已經確認,有望迎來機會,新基建(特高壓、儲能)重心或將偏向綠色能源。
大眾消費品提價,助力行業困境反轉。經濟下行壓力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難以回升,消費整體在等待修復階段,但大眾消費品(啤酒、調味品)提價潮來襲,有望形成盈利改善驅動的行情。
川財證券:關注“政策支持+業績改善”方向
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會議給2022年定調“穩增長”,提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共同協調,意味著今年不單是貨幣政策相對寬松,同時財政方面也將延續發力,預計將對國內宏觀流動性與國民經濟構成較強的支撐。關于投資思路,建議從“政策支持+業績改善”兩個角度出發進行布局,重點關注:電力基建、農業(農村振興催化)、軍工等方向。
投資建議:一是鄉村振興方向。從中央經濟會議表述看,鄉村振興預計是2022年政策的主基調之一,鄉村振興是對脫貧攻堅的再一次鞏固和有效銜接,能夠有效防止農村居民再度返貧,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一環,關注農業與鄉村基建。
二是軍工方向。近期,多家軍工企業都出現重組或者注資,行業景氣度良好;“十四五”期間裝備更新,增量明確,對行業企業利潤形成支撐;從機構配置來看,機構當前對于軍工行業的配置比例也是在持續增長。
三是汽車零部件方向。汽車缺芯緩解,行業2022年預計進入產能放量階段;同時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降低行業成本,行業利潤有望迎來改善。
個股涉及鋒龍股份(機械)、川潤股份(機械)、中航機電(軍工)、利君股份(電力)、貴州茅臺(食品飲料)、富臨精工(汽車)、德方納米(化工)、川發龍蟒(化工)、中海油服(采掘)、豪能股份(汽車)。
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