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沖高回落之際 科沃斯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拋減持計劃
繼創始股東泰怡凱今年11月完成“清倉”減持后,科沃斯(603486)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Ever Group近日也拋出了減持計劃。
機器人收入不足五成
或影響高新認證
科沃斯于2018年登陸滬市主板,主營業務定位為家用服務機器人和智能生活電器行業,旗下擁有科沃斯品牌家用服務機器人及添可品牌智能生活電器。公司在定期報告中表示,將積極投入商用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和拓展,力爭通過機器人技術賦能行業用戶,協助用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及獲取全新的數字化能力。
根據招股書,公司募資8.03億元擬投入年產400萬臺家庭服務機器人項目、機器人互聯網生態圈項目及國際市場營銷項目。然而,截至今年5月,擬投入2.69億元的機器人互聯網生態圈項目實際投入資金僅1.55億元,公司表示,“由于基建工程建設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無法在計劃時間內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上述項目被延長至2022年11月。
另一方面,公司年產400萬臺家庭服務機器人項目及國際市場營銷項目則已陸續完工。公司生活電器品牌“添可”于今年上半年度實現銷售收入20.37億元,占全部收入的38.01%,較上年同期增長817.02%。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根據《高新技術企業新認定管理辦法》第十一條“(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比例不低于3%;(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而公司財報顯示,2020年度,公司研發成本占比為4.67%,僅較《管理辦法》的認定標準多出1.67個百分點;2020年度、2021上半年,公司服務機器人收入占比分別為59.51%、49.63%,也并未達到收入占比60%的標準。
重要股東陸續減持
雖然公司掃地機業務大幅增長,但股東的表現并未讓市場看到信心。
今年1月起,科沃斯股價開始大幅上漲,自1月8日突破百元后,創始股東泰怡凱拋出了減持計劃,并于7月14日宣布擬清倉減持。伴隨著泰怡凱清倉的消息,公司股價于7月15日站上252.71元/股的高位后便開始一路下跌,至23日收于148.7元/股,累計跌幅超35%。
而就在泰怡凱于11月宣布完成清倉后,23日,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Ever Group再度拋出減持計劃表示,因自身資金需求,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260萬股。Ever Group為公司實控人David Cheng Qian控制的公司,目前持有公司7308萬股,占總股本的12.78%,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近年來,美的、海爾等傳統家電企業陸續推出掃地機產品,小米、云鯨等年輕公司也相繼推出掃地機、掃拖地機等產品,科沃斯面臨著多方的圍剿,今年一季度、中報及三季報營收分別增長131.04%、123.11%及99.04%;凈利增速726.61%、543.25%、432.05%,業績增速逐步放緩。另一方面,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銷售費用達到18.93億元,較上年同期9.64億元翻了近一倍,占同期營收82.44億元的23%。
根據科沃斯定期報告披露的信息,公司為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發證時間為2018年10月24日,有效期三年,有效期內執行1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較優惠前的25%稅率下調了40%。
有效期截止后,公司能否繼續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所屬行業是否該歸為家電企業?股價一路走低之際,重要股東陸續減持而無增持計劃,是否出于對公司業績走向不看好、股票市值趨勢不樂觀有關?
《大眾證券報》記者就上述問題向科沃斯加以求證,公司方面表示,公司旗下有多個子公司獲得了高新技術企業認證,而公司證書到期后已繼續申請并通過相關認證,目前已進入下一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效期。
不過,對于究竟是家電股還是機器人科技股,公司并未給出正面回復,僅表示“公司主要從事服務機器人及高端智能生活電器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業務。不論公司屬于何種行業,我們都致力于為客戶帶去更具創新和價值的產品及體驗,創造基于智能技術的獨特用戶價值。”
而對于股價下跌和股東的減持,公司方面表示:“截至最近一個交易日,公司年內股價上漲近70%,充分反映了市場和股東對公司產品、技術和業務發展的信心。IDG作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需承擔定期向出資人返還投資收益的信托義務。IDG通過泰怡凱平臺減持公司股份屬于正常的資金需求。Ever Group減持同樣出于自身合理資金需求,且減持比例顯著低于其所持公司股份比例,并不代表大股東不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前景。”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