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板塊領漲 滬指收復3600點 低估值板塊引領修復性反彈
周二,大盤縮量反彈,滬指收復3600點關口,逾40只地產股漲停,提振市場信心,然而前期妖股批量跌停。
市場人士認為,大盤仍處于區間震蕩格局。從上周開始,市場資金活躍在低價和低估值個股中,臨近年底,機構對于高估值和高價股拉升意愿不強,部分資金在尋找安全邊際相對較高的方向。投資者可繼續關注政策轉暖的房地產板塊,中期關注新基建、新能源、消費、新科技。
主力資金高低切換
周二,兩市股指縮量反彈,兩市成交勉強過萬億元。受周一外圍市場下跌影響,A股三大股指早盤集體小幅低開,隨后滬指在地產、銀行及券商的拉動下展開強勢震蕩,而創業板指則震蕩下跌。午后兩市震蕩走高,創業板指也成功翻紅,滬指重返3600點之上。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上漲0.88%,報3625.13點;深證成指上漲0.82%,報14688.98點;創業板指上漲0.53%,報3350.43點。兩市3649家上漲,928家下跌,平盤有70家。滬深兩市成交總額10004億元,連續第43個交易日維持在1萬億元之上。其中,滬市成交4284億元,比上一交易日4918億元減少634億元;深市成交5720億元。滬深兩市共有154只股票漲幅在9%以上,13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出9.97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12.23億元,深股通凈流出22.2億元。
國泰君安認為,外資“打假”并不會改變中長期海外資金配置A股市場的重要格局。從上周開始,市場資金活躍在低價和低估值的部分個股中,5元以下的個股漲停比例明顯提升。這一方面在于臨近年底機構“獲利盤”相對較為謹慎,對于高估值和高價股繼續拉升的意愿不強;另一方面,短期市場春季躁動提前,部分資金在尋找安全邊際相對較高的方向。
興業證券認為,當前跨年行情的大邏輯依舊成立,不必過度擔心短期因素擾動,跨年行情將在指數震蕩抬升、板塊交替輪動中拾級而上。建議抓住四條主線布局:券商板塊,低估值修復的新老基建、地產等板塊,雙碳相關的新能源和煤炭等板塊以及以“小高新”為代表的科創成長板塊。
地產股估值修復
周二,地產板塊集體爆發。截至收盤,地產ETF上漲5.75%,房地產ETF基金上漲5.09%。行業方面,房地產指數漲4.8%,券商指數、保險指數、半導體指數漲超1%。銀行指數小漲。概念板塊中,在線教育、數字孿生、核電指數、汽車配件指數漲超3%。高鐵、豬產業、口罩指數漲超2%。鹽湖提鋰指數、稀土指數均跌1%左右。個股來看,地產股走出持續逞強行情,特別是中小市值的房地產股掀起漲停潮,特發服務、泛海控股、香江控股、泰禾集團、宋都股份、嘉凱城、藍光發展等逾30只個股漲停或漲逾10%。銀行及非銀金融盤中一度拉升,紫金銀行、仁東控股、亞聯發展、太平洋等漲停,國金證券、瑞豐銀行、蘇農銀行等漲逾2%。酒類股領跌兩市,海南椰島跌逾3%,水井坊、舍得酒業、酒鬼酒、山西汾酒等跌逾2%。電力設備板塊表現不佳,順鈉股份跌停,神馬電力、保變電氣、金辰股份、運達股份等跌逾4%。
經濟學家高善文認為,在過去一段時間,房地產行業面臨較大流動性壓力,但他個人認為,房地產行業最壞時機已經過去,應該可以避免此前擔心的“硬著陸”局面。盡管如此,房地產市場存在深層次的調整、壓力和轉折,對宏觀經濟層面也存在影響。
富國基金明星基金經理陸彬認為,未來3至5年,房地產仍將是經濟的主要構成部分,且是眾多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便未來幾年需求下降,產值大幅跌落,但在過去2至3年尤其是在過去一至兩個季度,行業供給也出現了明顯出清,供需持續改善。今年,缺乏競爭力的企業陸續退出市場,行業前十大公司估值回到2014年或2018年市場最悲觀時的水平。他在今年年中就布局了萬科A、保利發展并獲得了一些受益。
關于地產股持續性的問題,國泰君安認為是近幾日多重信號表現出市場對于地產行業的轉變態度,短期超跌反彈修復的空間可以期待。四季度政策預期邊際改善或帶動房地產產業鏈有持續表現,可以繼續關注低價地產股、家電、水泥建材等。另外,性價比較高的大金融和大消費板塊也可以逢低布局。
主流賽道走勢分化
國泰君安上海研究部總監邊風煒認為,在過去的三周里,地產產業鏈的走勢是比較強的。一些低價的,或者說一些基本面相對比較差的,在過去一段時間有一些風險暴露的地產股漲幅更好,這里面有幾個原因:第一、是這一波的地產政策,目前大家的理解是“托而不舉”,“托而不舉”的意思就是把最大的風險要防范住,然后進行一些供給側的改革;第二、一些風險比較大的公司跌幅非常大,基本上都90%、95%左右。藍光、泰禾、財信發展已經漲了大概有一倍多,這里面的很多公司其實已經跌到了凈資產打一折打兩折的狀態。所以在這一波先做超跌反彈,力度大,而一些龍頭類的地產股走勢要略弱一些。從整體來看,我們依然堅定認為,隨著穩增長政策的確立,市場在進行一個高低的切換,高低切換的意思就是:必須在成交量沒有放大的情況之下,市場資金是拆東墻補西墻的。最近新能源股票的下跌一定是資金的流動所造成的,很難全面的啟動。目前機構覺得新能源賽道很好,但我的看法是估值才更重要,所以新能源板塊不出現大的調整,短期去關注的意義不大。
旌陽財經認為,從邏輯上看,地產板塊的啟動,是以估值修復為核心驅動力的,既然是估值修復,那么大致的過程就是市盈率從嚴重低估變成合理。所以短期的異動也許會有些慣性,但卻很難走出中期主升浪。市場主線要有明確的業績成長性或者爆發力,才會激發主力機構的入場興趣,賽道股會是今年多年市場的主線,周期股會在漲價時挑起大梁。但并不是說每個細分賽道都能貫穿全年,而是會以分支輪動的形式來完成熱點切換。說得更詳細些,前面幾個月的鋰電池、半導體、光伏、風電都漲了不少,可能未來幾個月會調整。而要接替它們的,有可能是VR、氫能源、磁材、汽配,甚至是通信、大數據、消費升級,但很難是銀行、保險、地產、建筑、旅游酒店等等這些。
記者 黃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