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安全市場進入快車道
近日,網信辦發布關于《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 (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此次《意見稿》在個人信息保護、重要數據安全、數據跨境安全管理、互聯網平臺運營者義務、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多個方面對數據安全進一步提出了具體要求。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意見稿》出臺是繼7月發布的《網絡安全審查辦法 (征求意見稿)》及《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后,針對數據安全相關監管要求進一步細化,推動數據安全在產業中加速落地。《征求意見稿》的發布,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網絡安全體系的完善,也將提升安全產業合規方面的驅動力。網絡安全來自“攻防”的內生動力已經明顯提升,在加上相關政策在合規方面的推動,網絡安全行業將持續保持高景氣度。
事件催化 數據安全領域政策密集落地
11月14日,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中關于數據安全管理的規定,規范網絡數據處理活動,保護個人、組織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據國務院2021年立法計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
《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是《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中關于數據安全管理內容的實際落地,相較三大法律,《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具備更強的操作性,對于推動數據安全產業快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其中,《數據安全法》作為我國第一部數據安全的專門立法,在今年9月1日正式實施之后,《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作為配套細則也迅速落地。在一系列政策驅動下,未來各監管部門將加大對數據安全的監管,其中包括國家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的建立,各地區、各部門也將按照國家數據分類分級要求,對本地區、本部門以及相關行業、領域的數據進行分類分級管理。可預見到未來幾年政企用戶在數據分級、數據治理,以及數據全流程管理、數據保護體系的建設將成為網絡安全支出和預算的重點。
《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不僅針對數據收集、處置、存儲、流轉等方面的內容做出了非常細致的規定,同時也明確了相應的法律責任。《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共有九章七十五條細則,除了“總則”、“一般規定”、“法律責任”、“附則”之外,其余五個章節主要圍繞 “個人信息保護”、“重要數據安全”、“數據跨境安全管理”、“互聯網平臺運營者義務”、“監督管理”五個方面的內容展開。同時,針對相關違規行為,條例給出了非常清晰且嚴格的處罰規定,有利于后續數據安全相關政策的落地。
行業前景 數據安全領域潛在空間巨大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加強涉及國家利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數據保護,加快推進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領域基礎性立法,強化數據資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護。數字化時代意味著一切皆可編程,萬物均要互聯。整個世界將架構在軟件之上,有互聯網軟件的地方就會存在漏洞,網絡基礎設施將更加復雜,攻擊面將無限擴大。
數據安全將成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安全漏洞數量逐年增加,數據安全是企業業務開展的基石。根據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數據,近三年信息安全漏洞年復合增速達20%。目前全球網安需求重點客戶包括政府、金融、電信運營商及電力能源等信息敏感行業。
近期《數據安全法》、《關保條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密集發布并實施,僅從數據安全的組成部分隱私計算來看,據Gartner預測,2023年,全球80%以上的公司將面臨至少一項以隱私為重點的數據保護法規,2024年隱私驅動的數據保護和合規技術支出將在全球突破150億美元。
隨《數據安全法》等落地、數據交易市場快速發展,KPMG預計,2023年國內數據安全技術服務有望達百億,隨IT架構走向云化,長期將撬動千億級的數據安全SaaS運營收入。
根據未來智庫統計,數據安全市場空間測算,依據大數據市場中AI平臺收入推算2023年有望達百億元,長期潛在空間有望達千億元。數據安全計算模塊常見于大數據服務場景,添加至AI計算平臺,并且與AI應用同樣以數據為基礎,進行安全、存儲以及計算等服務,故以AI平臺收入為隱私計算產值上限,根據IDC預測,2020年我國大數據市場約104.2億美元,其中軟件市場規模為26.5億美元,AI平臺收入約4億美元,IDC預測2018至2024年AI產業年均復合增長39%,則AI平臺收入2024年有望達15億美元,則數據安全方案上限近百億人民幣。
投資機會 網絡安全行業將保持高景氣度
招商證券指出,此次意見稿是對《數據安全法》進行具體化補充,首次為數據安全防護設立明確標準,并要求數據處理者根據等級保護與關鍵基礎設施保護相關要求,建設完善的數據安全防護體系;從政策層面,促進下游行業對數據安全建設需求快速提升,將成為網安行業需求增長重要助推劑。數據安全建設涉及數據采集、存儲、處理、轉移等多個環節;并需要結合數據加密、脫敏、IAM、終端安全、安全內容管理、隱私計算等多種安全防護技術。
此外,招商證券表示,政策推動下,數據安全需求將保持持續增長態勢,賽道將持續保持高景氣,在相關領域具有領先技術的廠商將在競爭中更具優勢,建議關注深信服 (在安全內容管理處于領先地位,并擁有渠道優勢)、衛士通(具有領先的數據加密技術與隱私計算布局)、安恒信息(數據安全島運用隱私計算等技術保障數據流通安全)、奇安信(在IAM/終端安全/安全內容管理方面具備領先優勢)、啟明星辰(產品線豐富,在數據脫敏/IDS/IPS領域具有領先優勢)。
平安證券認為,目前,我國網絡安全體系正在有序建設中,相關法律法規如《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條例》等都在2021年出臺。《征求意見稿》的發布,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網絡安全體系的完善,也將提升安全產業合規方面的驅動力。網絡安全來自“攻防”的內生動力已經明顯提升,加上相關政策在合規方面的推動,網絡安全行業將持續保持高景氣度,其中數據安全市場將更為亮眼。強烈推薦啟明星辰,推薦深信服、安恒信息、綠盟科技,建議關注奇安信。
天風證券則指出,在《管理條例》的要求下,數據備份、加密、訪問控制、密碼等基礎數據安全產品的需求有望持續提升,而隨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互聯網平臺數據安全審計所帶來的增量市場亦值得期待。圍繞 《管理條例》,從下游市場需求角度,對于數據安全的規劃建設將由觀望逐步轉為實干,以此為始點數據安全市場有望進入快車道并在2022年迎來放量。
對于具體投資標的,天風證券推薦關注安全廠商深信服、安恒信息、啟明星辰、綠盟科技、奇安信;密碼廠商信安世紀、格爾軟件;建議關注衛士通、中孚信息、天融信、數字認證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