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再落空 中國中期股價“一”字跌停
中國中期(000996)11月15日“一”字跌停,收于7.7元/股。消息面上,公司11月15日公告,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在今年初,中國中期公布重組預案復牌時曾連續三日漲停。
重組終止引發股價跌停
中國中期11月15日公告,公司于11月12日召開董事會臨時會議,審議通過《關于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議案》,公司同意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受該利空消息影響,中國中期11月15日開盤即封上跌停板,直至11月15日收盤仍未能開板,收于7.7元/股,賣盤仍有86274手封單。
該股在今年1月份曾憑借重組預案,復牌后連續收獲三日漲停。因籌劃重大資產出售、吸收合并中國國際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際期貨”)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中國中期股票自今年1月14日開市起停牌。隨后很快于1月28日披露預案,中國中期與中期集團簽署《資產轉讓協議》,將通過重大資產出售等方式吸收合并國際期貨,交易完成后國際期貨將通過中國中期實現上市。
具體到重組內容,中國中期擬向中期集團出售除中國中期持有國際期貨的25.35%股份、北京中期時代基金銷售有限公司100%股權及相關負債之外的全部資產和負債。同時,中國中期向國際期貨除中國中期以外的所有股東發行A股股票作為吸收合并對價,對國際期貨實施吸收合并。
值得注意的是,中期集團此前持有中國中期總股本的19.44%,通過此次重組后中國中期將全部業務轉給中期集團,同時中國中期將承接國際期貨全部業務及公司名稱,這意味著國際期貨將通過中國中期實現完整上市。
二級市場上,中國中期1月28日復牌直接“一”字漲停,隨后又收獲兩個漲停板,一直到今年4月21日,該股走出一波震蕩上升的走勢;在4月21日股價創下階段新高——11.45元/股后,該股開始震蕩下跌,11月15日,宣布重組終止后股價直接“一”字跌停。
工作量大耗時長致重組終止
自2008年以來,中國中期多次發起對國際期貨的收購,不過終未能成功。對于此次終止重組的原因,中國中期表示,主要是此次資產重組采取吸收合并的方式,方案復雜,環節較多。
此次吸收合并涉及吸并方上市公司、被吸并方期貨公司、兩家公司的控股股東以及期貨公司小股東等相關各方,交易范圍既包括上市公司的置出資產,也包括期貨公司的整體資產,中介機構核查和調查的工作量較大,導致相關工作耗時較長。另外,吸收合并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需經證監會等監管機構批準和核準,上市公司及中介機構需要開展的工作非常多,導致工作時間較長。
近一年多來,中國資本市場涉及上市公司及期貨行業的監管標準日趨完善,新推出的政策標準與法規也比較多,作為重組的上市公司、期貨公司及其控股股東乃至小股東的相應工作較多較細,相應的中介機構核查及調查工作耗時較長。
“推進本次重組方案時間距離公司披露預案之日已超過6個月,為切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經審慎研究,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并承諾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一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中國中期表示,公司目前各項業務經營情況正常,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的終止是公司審慎研究后做出的決定,對公司的正常業務合作、生產經營等方面不會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存在損害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記者 何玉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