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信托理財頻頻觸雷 謹防“關鍵少數”進行利益輸送
本報訊(記者 劉揚)上市公司投資理財再生風險案例。11日,德展健康(000813)發布關于購買信托產品部分逾期兌付的風險提示性公告。公告顯示,公司使用4.2億元購買渤海信托的現金寶現金管理型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簡稱“現金寶”),目前共計收到本金1.84億元及投資收益2564.56萬元,剩余本金2.36億元及投資收益尚未及時收回。
11月3日,海南海藥(000566)亦發布信托提示風險公告稱,在2019年12月24日,公司購買了“新華信托華晟系列-華穗19號單一資金信托”(下稱“華穗19號信托”),購買金額2億元,該信托產品有效期自2019年12月24日至2021年9月23日。截至2021年9月23日,公司未收到華穗19號信托本金2億元。
而今年7月21日,*ST華資也曾發布關于委托理財逾期公告。根據公告,公司此前以自有資金1.2億元購買“新時代信托恒新63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本次交易已到期,截至公告日,公司未收回此信托計劃本金和部分利息收入。本金及利息收入能否收回存在不確定性。
“近年來,上市公司委托理財的現象逐步增多,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部分公司在保證正常經營的情況下,利用閑置資金進行投資理財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維護了股東及公司利益;另一方面,也有少部分公司表面上看是購買了信托、私募投資基金、資管計劃等產品,實際上底層資產卻投向了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關聯方等,變相進行利益輸送,將委托理財成為‘關鍵少數’輸血的‘幌子’,這樣的行為需要進一步加強監管。”11日,中郵證券研發部副總經理、首席策略分析師程毅敏在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道。
值得關注的是,在11日德展健康發布信托產品部分逾期兌付風險提示后,當日,渤海信托在官網公告,確認德展健康作為委托人認購了現金寶第47期信托產品并簽署了信托文件。公司稱:“現金寶是我司成立的針對機構委托人一對一定制的資金信托產品,產品不對自然人募集且均分期獨立核算,有別于市場上其他的現金管理型產品和資金池產品。”
這也意味著渤海信托在這款現金管理產品中的作用僅僅是通道。
程毅敏指出,“未來必須加強對上市公司委托理財保底承諾的監管,改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強化對委托理財行為的信息披露,完善委托理財的相關法律法規,嚴格限定上市公司融資條件、資金規模以及資金的使用,建立公司內部風險防范機制、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對于利用委托資金違規入市的現象應當進行嚴懲。”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