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業績又滑坡,小熊電器會否“真熊”
2020年四季度開始業績出現疲態,到今年中報時營收、盈利雙降的小熊電器,業績滑坡態勢仍在繼續。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上市的小熊電器在2020年四季度前一直處于高光時刻,業績、股價雙豐收。當年營收凈利聯袂大增——營收36.60 億元、同比增長36.16%,歸母凈利潤4.28億元、同比增長59.64%,扣非凈利潤3.96億元、同比增長48.40%。此外,2020年小熊電器股價一路上漲,最高達165.90元/股(不復權,下同),總市值接近260億元。
今年來,隨著疫情好轉,“宅經濟”逐漸趨于理智,疊加2020年營收高基數,小熊電器的盈利頗有“斷崖式”下跌走勢,股價整體下挫顯著。小熊電器近期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收降幅較中報擴大,盈利下降幅度超過40%。
小熊電器,只是階段性受挫,還是會“真熊”?
從疲態到下滑的業績
10月28日,小熊電器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65億元,同比下降5.32%;歸母凈利潤1.89億元,同比下降41.29%。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7.31億元,同比下降6.29%;歸母凈利潤4996.50萬元,同比下降26.25%。
但事實上,從2020年四季度開始,小熊電器業績就漸顯疲態。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小熊電器實現歸母凈利潤1.06億元,同比僅增長5.65%。而小熊電器2020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每個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83.66%、110.89%和69.99%。
2021年一季報時,小熊電器出現增收不增利。一季報顯示,小熊電器營業收入9.1億元,同比增長22.7%;歸母凈利潤8985萬元,同比減少12.8%;扣非凈利潤8346萬元,同比下降近16%。緊接著,2021年中報迎來上市后首次營收、凈利雙降的局面,上半年營收16.34億元,同比下降4.89%;凈利潤則同比下降45.3%至1.39億元。到三季報時,凈利降速高達四成的局面依然沒有改變,營收降幅還有所擴大。
伴隨業績不理想,小熊電器股價在二級市場的走勢也令人“捉急”。去年創出上市高點165.90元/股之后,小熊電器股價開始下行,今年前三季度更是整體加速下挫,最低跌至45.60元/股,接近41.10元/股的上市開盤價,較高點跌去超過70%,總市值蒸發180億元以上。即便去年四季度來有所反彈,小熊電器目前股價仍處上市以來的低位,最新總市值在96億元左右。
大環境里四面楚歌?
對于業績下滑,小熊電器于三季報發布后舉辦了一場機構交流電話會議,總結出消費者對小家電的需求調整、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和行業競爭加劇等多方面的原因。
AVC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銷售增長較快的廚房小家電在2021第三季度全渠道銷售額同比減少10.7%,其中線上零售額同比減少了7.3%。而根據2020年年報,小熊電器的廚房小家電業務占到總體營業收入的85.16%。在整體行業需求減少的情況下,小熊電器面對的壓力不言而喻。
數據顯示,小熊電器的直接材料成本約占主營業務成本的70%。而今年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其未來價格也存在出現大幅波動的風險。例如,以塑料為原材料代表,今年塑料價格較去年同期漲幅約116%。
此外,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我國小家電企業注冊量僅為1.2萬余家,而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國已新增15萬家小家電相關企業。小熊電器也在調研中表示,近年來小家電行業線上銷售占比持續提升,線上電商渠道已經成為小家電銷售的主流渠道。去年行業受疫情影響發展較快,新進入者較多,各企業也紛紛加大投入,今年競爭有一定程度的加劇,導致利潤進一步下滑。
建立護城河或是當務之急
對于小熊電器來說,除了外部環境壓力重重外,更多的還是企業自身的問題亟需解決。
相對而言,小熊電器的小容量電飯煲、小燉盅、0.3L小型絞肉機等主要產品科技含量并不高,取勝的關鍵在于它妥帖地考慮到了大多數年輕人獨居的生活狀態,觸動了年輕人感性的消費心理。換言之,小熊電器販賣的與其說是小家電,不如說是一種新鮮感和對個人精致生活的期望。這也意味著小熊電器的護城河或許并不那么明顯,陷入市場同質化競爭的可能性需要注意。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發現,在淘寶網搜索小熊電器本月銷量最高的家用絞肉機,其競爭對手也不容小覷。小熊電器的絞肉機和其競品就網上直觀所見,不僅外觀上相差無幾,競品價格甚至更為劃算。

更應注意的是,小熊電器被市場關注的 “重營銷輕研發”情形并未根本改觀。2018年至2020年,小熊電器的銷售費用分別為 2.86億元、3.96億元、4.4億元。而小熊電器2018年至2020年研發費用分別為 0.47億元、0.77億元和1.05億元,研發支出占營收比例分別為2.32%、2.85%、2.88%。
小熊電器曾在招股書表示:“公司將在技術開發和產品創新方面持續加大投入,為公司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持久動力”。盡管2018-2020年小熊電器研發費用及研發支出占比都有提升,但對比行業,公司研發支出占比仍然低于行業平均水平。Wind數據顯示,申萬小家電行業2018-2020年研發支出占營收比例(整體法,下同)分別為3.13%、3.52%、3.42%,而整個申萬家電行業分別為3.45%、3.28%、3.46%。
今年年初,根據浙江市監局公告,在2020年電商領域消費品專項督查抽查不合格情況匯總表上,小熊電器赫然在列。并且,在社交網絡上搜索小熊電器,產品質量差和售后服務跟不上問題被消費者反復提及。這意味著,憑借“網紅產品”走紅的小熊電器,一旦質量、服務跟不上,能否更多的憑借營銷推進持續發展,有待斟酌。
近年來,小家電作為家電行業新的細分賽道,除了美的、九陽、蘇泊爾等擁有穩定影響力的老牌或者實力更強企業,越來越多的新軍也來分一杯羹。
因此,除了能否走出近期的業績疲態,小熊電器能否權衡好營銷與賦予產品創意、更高的科技含量,加高加固自身品牌壁壘,更引人拭目以待。
實習生 李漫鴻 記者 王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