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機構持續加倉科創板 半導體板塊存預期差
本周科創板三季報已全部披露完畢。2021年前三季度,科創板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839.57億元,同比增長45.08%;歸母凈利潤630.20億元,同比增長64.01%;扣非歸母凈利潤507.96億元,同比增長39.25%。
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加碼
三季度科創板整體業績增速持續性較好,盡管相較于二季度有所下滑,但仍然維持在相對高位。而從兩年復合增速來看,科創板及科創50三季度業績增速都在50%以上,遠遠高于其他主要板塊。
這主要得益于研發投入的持續加碼。根據上交所統計數據,2021年前三季度,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合計金額達376.68億元,同比增長40%,投入金額已接近2020年全年水平。剔除采用第五套標準上市的公司后,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平均為13%,居A股各板塊之首。
其中,集成電路、醫藥制造、軟件等行業研發投入占比居前,華潤微、君實生物等15家公司研發投入在5億元以上,金山辦公、微芯生物等52家公司研發投入強度超過20%。
作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科創板公司在業績快速增長的同時,整體維持了較強的盈利質量,主要財務指標持續向好。
數據進一步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科創板公司毛利率中位數達到43%,近四成公司毛利率在50%以上,39家公司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5個百分點;凈利率中位數為15%,超三成公司凈利率在20%以上,70家公司凈利率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5個百分點。其中,生物醫藥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最為突出,毛利率和凈利率中位數分別為73%和24%,位居各行業首位。
同時,伴隨前期研發成果落地,科創板19家上市時未盈利企業的產品商業化進程不斷加速,業績持續向好。2021年前三季度,科創板未盈利企業營業收入合計為216.11億元,同比增長126%,顯著高于科創板整體水平;歸母凈利潤合計為30.50億元,較同期大幅減虧26.41億元。
機構持倉市值進一步上升
自2019年三季度科創板開市以來,主動權益類基金持倉科創板個股市值從2019年三季度的9.05億元上升至2020年四季度的553.40億元,在今年一季度走平后,二季度持有科創板基金市值反彈至1001.14億元,三季度持有市值進一步上升至1181.4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持倉科創板的基金數量從2019年三季度的48只上升至今年二季度的1089只,而今年三季度略微回落,共1081只基金持倉科創板個股,參與投資科創板的基金與今年二季度基本持平。
從基金持倉占比情況來看,三季度科創板主動權益類基金持倉占比較上季度有所提升,但資金加倉趨勢放緩。在已披露的主動權益類公募基金持倉中,科創板持倉市值比重進一步提升至4.61%,但與二季度相比,超低配比例小幅下降0.05個百分點。
從行業情況來看,三季度資金主要加倉有色金屬、醫藥生物、電氣設備、計算機等行業,主要減持電子、化工、機械設備等行業。從目前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持倉情況來看,三季度醫藥生物超配比例延續二季度趨勢,環比繼續提升,是機構主要的加倉方向;而三季度有色金屬、電氣設備、計算機則從二季度的減倉轉為加倉。與此同時,化工、家用電器、通信由二季度的加倉轉為減倉,而機械設備、電子延續了二季度的減倉行為,且減倉幅度有所增加。
從二級行業來看,資金三季度大幅增持醫療服務、工業金屬、電源設備、計算機應用、醫療器械等板塊,其中醫療服務、計算機應用、電源設備等板塊在二季度均為減持;而生物制品、化學制品、半導體等資金上季度增持的板塊在三季度遭遇減持,電子制造則延續減持趨勢。
“從三季度的資金行為來看,資金傾向于加配高景氣度的醫療服務、醫療器械、化學制藥以及未來可能困境反轉或景氣度提升的電源設備、計算機應用,而減持了當季度景氣度大幅走弱業績增速由正轉負的生物制品。對于三季度業績增速較高、但被資金大幅減持的半導體,其今年預測增速仍然維持在高位,明年預測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也在40%以上,當前可能存在預期差,建議重點關注。”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分析認為。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