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煤引領工業品下跌
過去一周,在強力干預之下,國內期市出現罕見暴跌行情,共有16個品種的周跌幅超過10%,其中,動力煤1月期價在連續出現3個跌停板之后,仍然連跌2天,周跌幅高達33%,為本周跌幅之冠,并引領了其它工業品下跌,緊隨其后的是硅鐵,周跌25%,焦煤周跌幅也超過20%;而在周漲幅榜上,僅有蘋果1個品種的周漲幅超過10%。昨日期市焦點則是紅棗期價跌停,跌幅為10%。
動力煤價暴跌
昨天,動力煤1月主合約收跌7.73%,報每噸1237元,距離上周二最高價1982元已經跌去了745元,而上周二的尾盤快速跳水,恰恰是這輪暴跌之始。
在期貨價格的快速暴跌之下,現貨價格也陸續出現松動,秦皇島港口的動力煤現貨價格已經從上周的每噸2550元回落至昨日的2050元,且較前一天下跌100元。不過,這一價格仍比1月期價高出813元,幅度為66%。
上周二(10月19日)晚間,國家發改委發布 《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行干預措施》,根據《價格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當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部分價格采取限定差價率或者利潤率、規定限價、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和調價備案制度等干預措施。煤炭目前價格漲幅已完全脫離供求基本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充分運用《價格法》規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對煤炭價格進行干預的具體措施,促進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區間。
當晚夜盤,動力煤期價低開后反彈約一刻鐘左右,隨后即被封死跌停板,并連續3日收報跌停。
10月22日,周五,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召集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和部分重點煤炭企業開會,研究制止煤炭企業牟取暴利、保障煤炭價格長期穩定在合理區間的具體政策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研究建立規范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引導煤炭價格長期穩定在合理區間,在此基礎上,將統籌考慮煤炭行業合理成本、正常利潤和市場變化,研究建立“基準價+上下浮動”的煤炭市場價格長效機制,并加強與燃煤發電市場化電價機制的銜接,同時完善配套措施、著力強化監管,對不嚴格執行市場價格機制的行為,將依法依規嚴厲查處。
10月25日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近日赴央企調研時強調,9月底以來,全國日均煤炭產量已比9月份增加120萬噸以上,日產量已連續創今年新高,這為做好保供保暖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另據陜煤集團10月25日消息,四季度,陜煤集團主動新增1513萬噸省內外電煤長協任務,涉及11個省市的60余家電力企業,已于10月14日完成全國煤炭交易中心平臺合同備案及錄入的相關工作,截至10月24日,當月陜煤集團已保供發運184.3萬噸。
此外,針對動力煤期貨交易行為的調控措施仍在不斷升級,繼上周五(22日)結算時起交易保證金上調至30%之后,自今天(27日)結算時起保證金再次上調至40%,且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為120元/手,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為120元/手。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仍處于煤價調控政策密集高壓階段,盡管煤價期現價差仍較大,且11月中旬起冬天供暖旺季即將到來,煤炭現貨低庫存也仍然存在隱憂,但煤炭期貨的交易價值已經大幅降低,而且預計其交易流動性也會越來越差,盡量不要參與。
雙焦跟隨下跌
隨著動力煤暴跌,焦煤、焦炭也跟隨式下跌,但跌幅相對要緩和一些。過去5個交易日,動力煤周跌幅為33%,焦煤跌幅為21%,而焦炭跌幅僅為14%。
昨日,焦煤1月合約收報每噸2950.5元,與前結算價持平;焦炭1月合約收報每噸3790元,反而較前結算價上漲2.98%。
而在現貨市場上,昨日焦煤現貨價約為每噸3795元,與期價基差845元,幅度為29%;焦炭現貨價約為每噸4299元,基差509元,幅度為13%。
瑞達期貨昨日點評,受原料高位且運輸成本上升影響,部分焦企陷入虧損,產區多處焦企紛紛提漲;目前焦企仍受環保督察制約,焦企產能利用率及開工率均有下滑,下游按需采購,庫存下滑,而下游鋼廠步入限產常態化,目前供需仍偏緊,但市場波動較大,需注意風險控制。 宗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